第103章 兵部,主战派大本营

作品: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作者:小黑是条狗|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05:29:48|字数:10096字

“陛下有气吞四海八荒之志,他断不可能被群臣所要挟。”

“估计此刻在陛下心中,也在恼怒这个刘定之的沽名钓誉。”

“既然如此,咱们就陪着陛下一起,好好的唱这一台大戏!”

于谦算是看透了朱祁钰。

“而且本堂自请辞去少保一职,也是被逼无奈,也是以进为退。”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未篡时。”

“本堂虽然一心为国,一旦失去了陛下的信任,本堂又怎么能够拨乱反正,为天下谋福利?”

“本堂也不在乎个人荣辱,少保的荣誉头衔,本堂本就不想要!”

于谦不贪财,不好名。

然而兵部尚书这个位置,于谦看得很重。

国家大事,唯祀与戎。

……

“万岁,这是于谦的奏章。”

“于谦请辞少保头衔。”

王诚现在很是小心翼翼。

因为要不是司礼监的疏忽,刘定之的奏章就不会流传出去,朱祁钰也就不用被迫令群臣讨论。

“于谦,太不懂事了!”

“朕要是夺了他少保头衔,朕不就成了刻薄寡恩之君?”

朱祁钰没有生气。

“王诚,你觉得朕和太祖一样吗?”

说起刻薄寡恩,朱祁钰最先想到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手段冷酷,杀人不眨眼。

“万岁,你这是要让奴婢去死啊!”

王诚一下子就跪了下去。

说朱祁钰刻薄寡恩?

王诚怕是不想活了!

胆敢议论朱元璋的功过?

王诚可不想背负一个大不敬的罪名,然后早死早超生。

“膝盖软的东西,起来说话!”

朱祁钰笑骂了一句。

“要是连于谦再造大明社稷之功,朕都不加以赏赐,今后谁又敢在我大明危难之际替身而出?”

“文人的风骨一旦断了,就接不回来了,就只会剩下一些毫无信仰的投机取巧之辈。”

“于谦这一回,真是在把朕架到火上烤!”

朱祁钰摊开于谦的奏章,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王诚,伱亲自去一趟兵部,好好的安慰了一番朕的兵部尚书。”

“到兵部之前,先去内库取一套莽服和一柄宝剑,然后再给朕的于爱卿送去。”

朱祁钰并没有赏赐于谦金银财宝,因为朱祁钰知道那样就是在侮辱于谦。

于谦严以律己,为官不搞排场,生活节俭。

于谦在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巡抚河南、山西都御史的时候,前往地方乘坐不是官轿,而是普通的骡马车。

既无锣鼓仪仗,也无卫兵随从。

于谦还经常深入民间暗访,子了解民生疾苦,每一次也都是轻车简从,从不惊扰百姓。

在生活上,于谦衣不华美,食不兼味。

别的官员过生日,都是大搞庆典,大收贺礼。

而于谦过生日,谢绝一切贺客,拒收所有贺礼。

这样清廉正直的官员,只会视钱财如粪土。

“奴婢这就去!”

王诚在回答的时候,眼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

“舒良,你去内阁催一催!”

“让陈循别做缩头乌龟!”

朱祁钰又对着另外一个司礼监大太监下达了命令。

……

“陛下,到底还是护着于公的!”

“如此君臣相知,当为我大明朝传世的一段佳话!”

看着王诚送来的莽服和宝剑,项文曜很是羡慕。

“你说陛下护着于公?”

“我看未必吧!”

兵部右侍郎的吴宁,显然不赞同项文曜的看法。

“如果陛下真的有心护着于公,就会严厉驳斥刘定之,乃至将其贬官后驱逐出京师。”

“而且也不会把奏章发往六科给事中,让天下都知道,有人胆敢攻击于公这样再造华夏的功臣!”

吴宁的眼中,对朱祁钰有着深深的不满。

朱祁钰的手段,在吴宁看来,是笑里藏刀,是表里不一,是两面三刀。

朱祁钰监国后,是于谦向着朱祁钰举荐后,吴宁才被擢升为兵部右侍郎。

于谦于德胜门外都督军事,吴宁被任命为掌兵部事务。

于谦对吴宁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说起吴宁,他和于谦是一类人。

当初瓦剌围困京师的时候,吴宁从德胜门返回入城,刚好碰到瓦剌骑兵冲击。

城门未开的情况下,吴宁立在雨中指挥兵士,击退了瓦剌的进攻。

一心为公,不惧生死。

“依你的意思,难道是今上指使刘定之的?”

“是为了敲打于公?”

项文曜和于谦心里清楚,朱祁钰对于谦是又用又防。

只不过经过吴宁这么一说,项文曜才觉得事情越发严重。

“应该不是陛下授意!”

吴宁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陛下乃是于公扶持登基的,于公有从龙之功,又有京师一战的稳固大明江山社稷。”

“若是陛下此刻针对于公,怕是天下人都会为于公冤之,都会觉得陛下不近人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第103章 兵部,主战派大本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第103章 兵部,主战派大本营并对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