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元庆勋贵

作品:红楼之意难平|作者:陈皮不是药|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0:56:15|字数:6112字

第90章 元庆勋贵

到了晚上,康平帝正在乾清宫里批阅奏折,就见蒋守安走了进来。

“陛下,太上皇身边的夏公公来了。说太上皇有口谕给陛下。”

“哦?什么口谕,让他进来吧!”康平帝看了看蒋守安说道。

不多时,夏守忠走了进来“见过陛下。这是太上皇让老臣交给陛下的。”说着夏守忠把手里的盒子递给了一旁的蒋守安。

蒋守安接过盒子连忙送到康平帝手里。

还不等康平帝打开盒子,夏守忠就开口说道“陛下,太上皇说了,这是云贵两省的调兵虎符,希望陛下能够不要辜负太上皇的期望!”

听到这话,康平帝蹭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打开盒子看了起来,见几面果真是虎符,连忙对着夏守忠拱了拱手,“回去告诉太上皇,儿臣必定不会辜负太上皇的信任!”

也不怪康平帝如此激动,实在是太上皇这是把云贵两省的兵权给他了,自从他登基以来,手里的兵权就少的可怜,太上皇一直对他不放心,一直把控着兵权。

也只有平南侯江解增算是康平帝的嫡系,其他勋贵,就比如四王八公那些人,几乎对康平帝的命令不屑一顾。

后来贾敞和贾玦异军突起,算是帮康平帝在军队中站稳了脚跟。但是也没有完全掌控军队。

太上皇时期,太上皇也封了一批勋贵,只不过那些勋贵都是平定云贵川的时候因为战功被太上皇封爵的。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如今永镇川地的庆国公何津,这帮勋贵如今全部带兵镇守大顺的西南方向,太上皇把云贵的虎符给他,就相当于把这帮勋贵里面的如今在勋贵驻守的人给了康平帝,康平帝怎能不喜出望外。

太上皇元庆年间,共封了二公,庆国公何津和颍国公傅长安,傅长安据说是明代颍国公傅友德的后人,所以得到了这个封号。

剩下的太上皇还封了包括平南侯江解增在内的七个侯爷,十三个伯爷,还有一众子爵男爵还有一些将军爵位。

这帮人加在一起被称为元庆勋贵。实力虽然不如开国的四王八公十二侯二十四伯,但是如今基本上都活着,最起码两个国公都活着,这在大顺军中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庆国公何津的妻子更是第一代荣国公贾源的庶女,当时第一代荣国公去世以后,他的夫人等到孝期一过,就把这个庶出女儿嫁给了当时只是一个百户的何津,然后就随着何津回了老家川省,这些年也没有回来过一次。

所以就算是有这个关系在,两边也算是泾渭分明,没什么接触,这些年太上皇一直通过这些人把控着大顺西南方向的军政大权,不过也确实,那边的西番确实有些强横,也需要他们在那边坐镇边关。

除了平南侯江解增是康平帝的人以外,另外六个侯爷,分别是,张,王,李,赵,宋,徐六家。如今的大同总兵官徐继远的族兄就是徐家如今的侯爷。

剩下的其他伯爷,子爵男爵,这帮人构成了一个新兴的权贵集团,因为这些年康平帝没有多少军权,也就没有什么爵位的封赏,所以如今大顺的军队里也基本上就是四王八公还有元庆勋贵这两伙人。

至于说贾敞贾玦父子,虽然是康平帝新封的,但是严格意义上说全是如今八公十二侯的领头人,好在他们现在是康平帝的人。

川省。

庆国公府。

庆国公世子何余国走进了庆国公的书房。

“父亲,神京那边传来消息,鞑靼兴兵南下,如今已经围住了大同和榆林。”

书房中,一个老人半合着眼,轻轻拍了拍手。“嗯……知道了。”

“如今,不知道陛下会派谁前去镇压。”何余国接着说道。

“怎么?你想去?不可能的,大概率是平南侯江解增那个小子,他是陛下的心腹,派他去陛下放心。”何津说道。

“父亲,你说陛下会不会让贾家那两个侯爷也随军出征?”

“这……不清楚,当今陛下的心思很重,我也看不懂他是怎么想的,再说了,贾家的事儿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何津冷冷的说道。

“当年你母亲虽然是庶女,但是也颇受两个兄长的关爱,后来伱的亲二舅舅被你姥爷送到了金陵,再后来你母亲的嫡母把她远嫁以后,竟然一直不让你母亲回京探亲,这些年我也只知道你大舅舅一直再给贾府教书,剩下的也没调查,毕竟我们的大本营是这里,明年我要进京述职,到时候带着你母亲还有你还有你的儿子,看看能不能见你大舅舅一面,也算是完成你母亲的一个心愿了。”

也正是因为庆国公何津并没有关注贾家的情况,所以也就不知道贾敞和贾玦的身份,不然他早就告诉他妻子贾氏了,也不至于如此淡定的坐在这对鞑靼的战争一点不关心。他只以为贾敞父子只是荣国府的哪个后人呢,毕竟这些年他一直在西南边疆作战,贾家都有什么人他还真不清楚,就连他的名义上的大舅哥贾代善他也没见过几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之意难平》,方便以后阅读红楼之意难平第八十七章 元庆勋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之意难平第八十七章 元庆勋贵并对红楼之意难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