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爵封郑国公

作品:红楼之意难平|作者:陈皮不是药|分类:历史|更新:2023-07-21 10:56:22|字数:8126字

第100章 爵封郑国公

康平帝见太上皇没有说话,连忙示意蒋守安召集群臣进来,蒋守安连忙迈着小碎步走了出去。

“陛下有旨,传众臣上殿!”蒋守安出了太和殿,高声喊到。

一众大臣,走进了太和殿,按照文武站好以后,刚准备行礼,抬起头就看到太上皇坐在御座上,康平帝坐在一旁,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不会又要打仗吧。

牛继宗则是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贾玦,脑海里想着,这小子到底又干了什么,把太上皇都引出来了。

不过很快,一众大臣就反应了过来,连忙跪下行礼。

“臣等拜见太上皇,拜见陛下!”

贾玦见就自己在那里站着,愣了一下,连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这一幕正巧被康平帝看到,差点笑出了声音。不过康平帝还是强忍着笑意,一脸严肃的说道:“众爱卿平身!”

“谢太上皇,谢陛下!”

坐在御座上的太上皇这时也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康平帝,又看了看下面站着的大臣,随即开口说道。

“武安侯贾玦出征鞑靼,封狼居胥,回京以后被皇帝封为武安侯,世袭罔替,就在刚才,武安侯献上了他从鞑靼王庭夺回来的传国玉玺,经过朕和皇帝的观察,确定为真,叫你们过来,也是来看一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还有就是,要是真的该如何封赏武安侯!”

轰!

听到太上皇的话,文武百官的心头一震,什么什么,他们不会听错了吧,竟然是传国玉玺,真的是传国玉玺吗?

这下子,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贾玦,这小子还是人嘛,难不成贾家的祖坟埋得好?可是不应该啊,要是埋的好,宁荣二府不至于混成现在这样啊,莫非只有贾玦才是贾家后人?想到这里,这么想的大臣连忙停下了自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个可不能乱说。

牛继宗和江解增一脸懵的看着贾玦,好小子,在大同这么多天也没给他们透露一点消息,藏的可真深。

贾敞此时陷入了深深地震惊中,不出意外的话,贾玦这个功劳足以封国公了,那可是那可是国朝如今也没有几个的爵位啊,这……这可太疯狂了,自己有些不认识自己的这个儿子了。

这时,内阁首辅王启文站了出来,他必须要找到玉玺的破绽,不能再让武将那边立功了,这样下去文官会越来越势微的。

“起奏陛下,臣想见见武安侯拿回来的传国玉玺!看一看真伪!”

“准了!”康平帝大手一挥,从一旁的盒子里拿出来传国玉玺,让蒋守安端着拿了下去。

王启文当然不敢直接用手去拿,而是绕着玉玺左右观看,可是怎么看怎么都是真的,他也挑不出毛病,不过还是装作一副他看出来的样子对着太上皇和康平帝说:“太上皇,陛下,臣以为,此物不像是秦始皇传下来的传国玉玺!看着到像是蒙元时期仿制的赝品!”

“哦?王爱卿为何这么说?”太上皇开口说道,面色不善,康平帝也是一脸阴冷的看着内阁首辅王启文。

“启奏太上皇,陛下,臣以为,自秦代以来,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又多次流落民间,应该有许许多多的划痕,而这个玉玺,划痕很少,甚至说不仔细观察根本看不到,所以臣斗胆说明,此物乃是赝品,请太上皇,陛下明鉴!”王启文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完,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内阁阁臣张承平也走了出来,“启奏太上皇,陛下,臣也想看看!”

“准!”

看了一会儿,张承平没察觉到有什么意外,随即说道:“恭喜太上皇,恭喜陛下,臣以为此物乃是真的,我大顺天命所归,所以才能够迎回此物!”

太上皇和康平帝冷着的脸有了一丝缓和。

接着又有几个大臣走了出来,说什么的都有,更有人引经据典的说这个玉玺是假的,真的玉玺如今还在鞑靼或者瓦剌手中。丝毫没有顾及太上皇还有康平帝二人的脸色。

贾玦站在一旁看着这些文官上去不懂装懂,内心冷笑,难不成你们都不会察言观色吗?没看王启文那老儿说是假的的时候,上面坐着的两个人脸色都成什么样子了,一个个的还上去胡说,这是嫌自己活的太久了吗?

过了一会儿,见没人上来发表意见,康平帝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林如海。

“林爱卿,你来说说,伱的想法!”

“是,陛下!”

林如海走向前来,看了看传国玉玺,又看了看一旁托盘上摆着的传国玉玺印下来的印章,随即开口说道。

“太上皇,陛下,依臣之拙见,此物为真,乃是真真正正的传国玉玺,臣恭喜太上皇,恭喜陛下,得回传国玉玺,大顺万世!”说着林如海跪了下去。

一众反应过来的文武大臣也都跟着跪了下去。

“恭贺太上皇,恭贺陛下,大顺万世!”

内阁首辅王启文见情况不对,连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这时,太上皇和康平帝才露出了笑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之意难平》,方便以后阅读红楼之意难平第九十七章 爵封郑国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之意难平第九十七章 爵封郑国公并对红楼之意难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