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又是个18岁小姑娘了

作品:民国逃亡记|作者:无解|分类:现言|更新:2023-08-14 17:18:00|字数:4558字

林自在一直渴望独居, 但从和林秀娥一起住,到和邱鹿鸣一起住,后来带上了弟弟陈耀祖,等结婚后,又和周逢春一起住,陆陆续续多了四个孩子,孩子结婚又有了孙子、重孙子,她真正的独处时间屈指可数。

自小林秀娥就一直告诉她“差不多就行了”,加之她学什么都快,所以极少特别努力去做一件事,到民国后又轻易获得大批财宝,就更缺少了努力的动力和理由。

直到空间失灵以后,她才算真正的成长起来。

她才渐渐明白,林秀娥给予她的所谓苦难,不过是小小的开胃菜罢了,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她经历了运动,经历了饥饿,经历了上司的倾轧,同事的排挤,朋友的背叛,也经历了生子育儿的痛苦和幸福。她一直不承认自己爱周逢春,但他去世那年,她险些也跟着死掉了,55年的相伴,他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却在年老时,活生生撕去了。

一个人活到九十几岁,是需要极大的耐性和勇气的。

重生三天,却像三年那么漫长,如果每次重生的开端,都是这么艰难,她的确理解林秀娥为什么不喜欢重生了。

但林自在依然不会选择夺舍,她宁愿顺其自然地重生。

而现在,是时候抛下前世的情绪,开始新的生活了。

“我现在又是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了!”林自在坐在炕上,一边这样想,一边看着陈招娣殷勤帮助新来的室友庄一诺铺褥子,听她们用上海话旁若无人的讲话。

都说两个上海人在一起,会下意识用上海话讲话,不管别人怎么想。也不奇怪,两个东北人要是在外地相遇,也会用东北话讲话的。区别在于,东北人说的话全中国都听得懂。

林自在以为庄一诺是性格特别内向的人,所以在场院才一言不发,谁知见了陈招娣,两人虽也是第一次见面,但她们真的是说个不停,尤其陈招娣开心得要飞起:她终于有个同乡了,终于不是孤军奋战了。

刘文静对于她们讲上海话是不满的,总觉得她们在说什么坏话,因为她们的腔调听起来就是语气不善。林自在却是听得懂的,她在春城就和人学过上海话,到东北后有个同事也是上海人,所以她说听上海话都是没问题的 。

原来,庄一诺的祖父是资本家,她大伯一家还在建国前就去了米国,他们家因此饱受牵连,她更是一天资本家小姐的福都没享过,却受了数不清的资本家小姐的罪。这么多年,她虽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但就是入不了团,她报名去兵团,也被拒绝,最后街道通知,家里三个孩子至少有一个要下乡插队,于是妈妈决定留下读高中的哥哥,让初三毕业的她下乡。

她说,坐在火车上,越往北越荒凉,她就觉得活着没意思,所以在大家都去集合的时候,她就去松花江边投江自杀,却被一个解放军战士救了,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苦难,因为苦难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还帮她在火车站找回了行李。她坐在火车站想了一个晚上:死都不怕,还怕活着么!于是她又来到了嘉阳,来到了双丰生产队。

说到这里,两个小姑娘抱头痛哭,陈招娣也抽噎着说:“你们家是把最大的留下了,我们家却不是,妈妈说我最大,要体谅爸爸妈妈的难处,要吃苦在先......”

刘文静无奈地看着林自在,“你知道她俩说啥吗?”

林自在笑着摇摇头,“睡觉吧。”

“睡不着啊!炕头太热!”话音刚落三秒,刘文静就打起了小呼噜,不一会儿一脚踢开被子,一个打滚儿就滚到林自在的褥子上。

***

林自在看了三天场院,身上不那么酸疼了,即便疼她也不会像刘文静她们几个那么邪乎。

最邪乎的自然要数庄一诺,她第一天上工回来,就哭得不行,她跟陈招娣说:“为什么非要我做农民!为什么?我有擅长的事情,我可以写文章,可以唱歌跳舞,让我去报社去文工团做个小跟班都可以,为什么非要我下农田!”

陈招娣连忙捂住她的嘴,不让她继续说。

翌日清晨,庄一诺无论如何不肯上工,说要请病假。

赵初蕊过来看情况,坐在炕边说:“小庄同志,你可以请病假,如果你家里能给你寄来够吃一年的粮票或者粮食,你可以天天不上工。如果不能,你就挺着吧,68年和我一批的也有两个上海知青,都长得很好看,刚来也是天天哭,其中一个,在69年就嫁人了,嫁到县里了,另一个呢,熬了三年,去年年底,回城了!”

庄一诺忘记了哭泣,直直看着赵初蕊,赵初蕊重重地点头,“真的!你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是靠家里接济;二是嫁人,这里很多人都愿意娶一个大城市姑娘,哪怕你什么都不会干,他也愿意养着你;你还可以选择挺过去,只要三年,三年后,你就有资格回城了!”

庄一诺眼中一亮,又黯淡了,“你不也来了四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民国逃亡记》,方便以后阅读民国逃亡记第130章 又是个18岁小姑娘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民国逃亡记第130章 又是个18岁小姑娘了并对民国逃亡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