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利益关系

作品: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作者:黑咖啡少糖|分类:历史|更新:2023-07-12 01:12:34|字数:4284字

暹罗一次性购买那么多武器,朱由榔并不感到奇怪。

暹缅两国本就是几百年宿敌,有解不开的仇怨。

几十年前,暹罗曾被强大的东吁王朝打得灭国,十几年后才夺回首都。又经过几代人励精图治,才重新崛起。

现在整个缅甸好像疯了一般,又有赵良栋、王进宝这两名将做“胆”,一副和清廷已经结盟的样子,自然把暹罗人吓得不轻。

朱由榔非常慷慨,表示向盟友出售军火当然没问题,只要军火商愿意卖,朝廷不会阻拦。

“不光军火,我们的瓷器、茶叶、锡器……都还不错,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这段时间,暹罗使团被领着到处看商品,陈安德如此热情,他们哪里会看不出用意。朱由榔话音刚落,戈沙班马上答应会采购一批,丝毫没有犹豫。

“陛下,我们至少可以采购两船,再多的话……还要回国请示纳莱国王……”

朱由榔知道对方想岔,摆手解释道:“戈爱卿可能误会了,这些都是民用品,不需要你们官方出面购买。你们只要降低志灵城商品的税率即可。相应地,我们也会降低暹罗商品的税率。”

见戈沙班不太理解,朱由榔又解释了一遍“最惠国待遇”的概念。

“现在暹罗海商习惯到广州采购。清廷是敌非友,让他们赚钱,对暹罗也不利。如果你们能提高广州商品的税率,降低志灵商品的。朕相信,海商自然就会到这里采购的。”

戈沙班稍微想了一下,马上理解其中的道理。

如果税率有明显差别,民间商人自然更愿意到志灵城采买。在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这样利润会高很多。

况且在广州采购到的瓷器也是佛山瓷,不见得比志灵城生产的好。

“陛下,我们怎么知道海商是从哪里采购的呢?”

“这个简单,无论瓷器、茶叶,或其他什么东西,只要大明生产的,这边市舶司都会出一份产地证明。你们那边按文书上面列明的种类、数量收税就是。”

戈沙班拍手称妙,连称“天子圣明”,盛赞这个主意真不错。

大海茫茫,伪称产地容易,伪造官方文书就比较难了。只要两国市舶司定期比对账目,很容易把造假的商人抓起来问罪。

“同理,我们出售的军火,也会在枪管、炮管上铭刻产地和批次编号。你们可不能转售给郑柞或者清军,特别是燧发枪……”

“陛下放心,我们必会严加管束官兵,绝不会把新式武器转卖出去。”

解决完贸易方面的问题,朱由榔又提议由大明出工匠师傅和图纸,到暹罗设立造船厂。

暹罗有漫长的海岸线,木料一点都不缺。在暹罗把船造好,再开回安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为了打动纳莱王,他还提出造船厂双方各占一半股份。

“陛下的意思是,我们两国一起办造船厂?”

“朕会以个人名义出钱,建议纳莱王也一样,如此账目会清楚一些。”

戈沙班不明白两国皇帝(国王)出钱,和两国朝廷出钱有什么不同。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最新式的战船会被谁所有。

“利润均分,产能也均分。”

朱由榔很实在地表示,既然合资办厂,自然双方的权力都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你们不要的话,我们也可以把船全部买下来。大明水师需要很多战船,造船厂绝对不会赔钱的。”

“陛下恕罪,两国合资开造船厂这个……这个,臣实在难以决断。臣还须请示纳莱国王……”

朱由榔哈哈大笑:“那是自然。我们有共同的敌人,朕相信,纳莱国王也会如此认为。”

这次会晤非常顺利,朱由榔的鼎力支持让暹罗使团兴奋不已。他们觉得有风头正盛的大明做靠山,战胜缅甸的信心更足了。

在回程时,戈沙班还对左右使臣叹道:“大明果然是天朝上国,和大明天子相比,我们都只不过是井中之蛙而已啊。”

……

得知暹罗使团一下子定购了两千把燧发枪,张北海肉痛不已,马上找到朱由榔抗议。

“陛下,燧发枪我们自己都不够用,怎么能卖给暹罗人呢?而且还卖那么多……两千支啊,可以装备一个步兵师了。”

“一个步兵团而已,步兵师还不至于。”

朱由榔雄心勃勃,表示以后会逐渐减少纯近战士兵的比例。

带刺刀的燧发枪就像一支短矛,可以完成大部分刀盾兵、长枪兵的战斗任务。

而且他觉得,兵种太复杂会导致训练难度增加。训练火铳手的难度其实并不高,至少不会比训练精锐刀盾手高。

他知道热兵器取代冷兵器是大势所趋。如果有足够多的钱,他不介意把军队全换成火铳兵、炮兵和骑兵。

“那陛下更不应该把枪卖给暹罗人了,”张北海义愤填膺,又叫道,“如果朝廷缺钱,我们可以自愿减少军饷。”

“那不是钱的问题,朕还没有那么财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方便以后阅读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第236章 利益关系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第236章 利益关系并对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