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科化训练

作品:豪门终结者|作者:庐阳布衣|分类:体育|更新:2023-07-13 21:39:37|字数:8478字

而对于个人技术的培养,他们观点是:“无论是一对一,还是四对四。只要把球扔到中间,球员们就自己学会过人的。”

但科化训练体系则不同,威尔·柯瓦认为个人技术为根本,其他为次,只有在掌握良好的技术后,才能谈论战术。

简而言之,这是“战术流”与“技术流”的对立,结合他们之间的强弱关系,倒颇有点像《笑傲江湖》中的“剑气之争”——“全攻全守”为气宗,认为内力(战术)为本,他们实力庞大,不可动摇;“科化体系”为剑宗,认为剑术(技术)优先,他们实力弱小,有如星星之火。

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里,气宗始终把持着荷兰足球的绝对统治地位,对剑宗则采取了严厉打击、围追堵截的态度,他们宣称“科化教程只是转身加扣球,不过是街头足球的演化”。

好在威尔·柯瓦本人的战斗力也极强,在长期的斗争中也从未示弱,他曾经公然抨击米歇尔斯和他的“全攻全守”:

“为什么米歇尔斯拒绝科化教程?因为他自己连一头牛都不会过!”

“米歇尔斯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拥有了克鲁伊夫和范巴斯滕这样百年不遇的良才。而有了这样的人,无论你用什么阵型,都不是很重要了。”

“克鲁伊夫总是强调‘简单至上’(simplethebest),但他却忘了,阿贾克斯和荷兰国家队的许多成功,恰是因为他自己超强的场上个人能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科化教程”在荷兰足球界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在足球人士中有了不少同情者和支持者,比如滕卡特和马丁·约尔,同时气宗也开始有了一些让步,比如克鲁伊夫开始大力发展街头足球,荷兰媒体中关于“科化教程”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而最着名的“科化训练”受益者,就要数罗宾·范佩西了,他在费耶诺德期间,就接触了“科化训练”,以后就没有间断。每周必找一个休息日进行三小时的训练,雷打不动,这个过程长达四年,直到范佩西去了英国。

不过,被视为“科化教程”嫡系传人的教练,只有两位——雷内·穆伦斯汀与里卡多·莫尼兹。

前者不再赘述,而莫尼兹,正是范佩西在“科化训练”上的领路人,他后来也进入了托特纳姆热刺的教练组。

“科化训练”的两大嫡系传人,却都在英伦上演了一出桃李满园,倒也是令人唏嘘了。

而回到“科化教程”本身,它的训练内容通常用金字塔图来表示,共分为6个部分:控球、传接球、一队一进攻和防守、速度、射门、团队,沿着金字塔依次向上。

不过,虽然是金字塔型结构,但这只是描绘球员提高的合理过程,并不代表要像梯子一样必须掌握一级才进行下一级,实际上每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都是连成一体的。

李维拿到的那张光盘,显然就是位于金字塔尖的团队训练。

※※※※※※

“看来图赫尔专门把这部分训练教程交给你,是觉得你现在亟需这方面的提升吧。”介绍完了科化教程之后,安迪·格雷半是总结半是推测地说道。

“可是,这个训练大部分都需要团队配合啊,我自己也练不起来啊!”李维虽然有些赞同安迪的看法,但仍然有些疑惑。

“唔,”安迪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看里面也还是有一些可以单独训练的项目,不过我想图赫尔的意思应该是提醒你,后面的训练计划会和这份教程有很多交叉。”

“要知道,完全被动的接受,和主动去理解训练背后深层次的目标,这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安迪的话让李维陷入了沉思:

这真的是图赫尔的想法吗?

他开始回想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与主教练的接触,从第一次见面对方在认识自己的情况下却故意隐瞒,到昨天比赛中特意的单独沟通,他能感觉到,安迪所说的,恐怕确实是图赫尔能够想出来的。

但仅止于此吗?

他又觉得不是,因为如果只是这样,那主教练先生也有些过于郑重其事了。

他想到昨天和今天图赫尔两次问他的关于位置的问题,心里终于有了答案。

连位置的选择都要征求自己的意见啊……

自己的这位新主教练先生,大概是希望由球员自己把握自己的成长方向吧。

那么,给自己这份教程,最重要的含义,应该就是由自己来决定训练的重心吧——毕竟,即使只是团队训练这一部分,也并不是全都适合自己的,比如快速进攻配合和团队防守,显然后者就并不是他此时亟需的。

当然了,这些自己心中清楚就好,倒也没必要说出来反驳安迪的推测。

“不过,这怎么说都是好事,”见李维没说话,安迪又补充道,“说明图赫尔很重视你啊,而且他对你的定位,也和你自己不谋而合,不是么?”

“当然,”李维这时回过神来,笑了笑,“安迪,谢谢你的分析,我想我明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豪门终结者》,方便以后阅读豪门终结者第四十二章 科化训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豪门终结者第四十二章 科化训练并对豪门终结者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