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禄山进京

作品:盛唐不遗憾|作者:朕御山河|分类:历史|更新:2017-03-25 22:34:00|字数:9444字

几辆铁甲指挥车,载着安禄山和范阳节度的一众官员,绕着幽州城跑了整整一大圈,并回到原地停下。

“安节帅,感觉如何?”

“好,这铁甲车真是太好了,真想要一辆,这样出门就再也不用担心刺客了,哈哈!”

安禄山显得非常的真诚,并没有丝毫的掩饰。

在随意寒暄一阵之后,朝廷派来的使臣已经抵达幽州,并立即宣读了皇帝的圣旨,提拔安禄山为礼部侍郎,加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安禄山原先的两镇节度使职位并没有变化,只是加封史思明为副职,暂时代替安禄山管理范阳和平卢两镇。

而且,要求安禄山尽快前往京城任职,由北上训练的铁甲炮车旅负责护送。

刚听到朝廷赏赐的时候,安禄山自然大为惊喜,以为皇帝这是在表彰自己打击两蕃有功,但仔细一想,他又有些苦恼,毕竟,他非常适合呆在远离皇宫的地方做封疆大吏,若是真的跑到京城做宰相,以他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继续为皇帝立功,也无法搜罗各种珍奇野兽贡献给皇帝,如此,失宠是早晚的事情。

“恭喜安节帅,荣登宰相之位,卑职也接到圣旨,要绝对安全的将安节帅护送到京城。”

郭旰非常大方的将自己接到的圣旨交给安禄山,上面的内容是李隆基的旨意,要他安全的将安禄山送回京城。

安禄山看了皇帝写给郭旰的圣旨,心中对皇帝是一点也不怀疑,但他就是不想去京城任职,但若是公然抗旨也是不行的。

“交接工作颇为繁杂,本帅需要先处理一下,至少要明日才能启程。”

安禄山只能使出缓兵之计,暂时稳住郭旰,然后回去与部下和幕僚商议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作打算。

郭旰当然不能绑着安禄山前往京城,只得同意让安禄山多留一日,并在城外扎营,让将士们检查车辆,准备第二日护送安禄山回京。

对于皇帝突然加封安禄山,并将其调往京城,郭旰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表面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而且还非常真诚的恭喜安禄山升职,以彻底稳住这个讨厌的家伙。

安禄山返回城内之后,立即召集心腹将校和幕僚,准备与他们分析前往京城任宰相一事,史思明、严庄等核心幕僚全都在其中。

自从得知皇帝下旨要调安禄山进京,严庄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他隐隐的已经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这是一种直觉,但严庄的直觉往往都是非常可靠的,他觉得皇帝突然让安禄山这种胡人,进入京城为相,非常的反常,而产生这种反常情况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皇帝知道了什么,结合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测之后,严庄得出了让他恐惧的结论。

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前些日子突然南下的铁甲炮车旅偏师,就是护送公主返回京城的,而如今,公主很有可能已经到了京城。

严庄不敢将自己的推测告诉安禄山,因为进攻两蕃是他出的主意,奏折的内容也是他的意思,还有搜捕两位公主,严庄也打了包票,若将心头的推测告诉安禄山,势必会引起安禄山的极大愤怒,甚至,有可能一怒之下杀了他。

心中惴惴不安的严庄,开始急速思考对策,以渡过眼前的危机。

安禄山其它的幕僚和部将,则完全没有严庄这样的担心,有很多人都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只是一味的恭喜安禄山步步高升,觉得安禄山进京当宰相没有什么不好的,这样,还能更好的照顾他们,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吗?

对于前往京城当宰相,部下们大部分都表示支持和恭喜,但安禄山自己却是一万个不情愿,见部下们全都支持,没有一人为他思考推脱的借口,心下非常的不满。

而且,安禄山能在大唐官场混这么多年,也是有一定的官场生存能力的,他总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总感觉皇帝不让自己带兵,而让自己进京当宰相有些奇怪,在看了郭旰的圣旨之后,他曾短暂的对皇帝毫无怀疑,但冷静一想,他还是觉得有些问题。

“京城已经很多天没有传回消息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大郎一向是非常准时的,绝对不可能这么久不派人回来。”

安禄山一脸的狐疑,找出了一个反常的情况。

这当然是因为长安城至洛阳城的铁路停运了,人员的往来变得极为不便,所以,不能准时返回。

“对啊!大兄一向准时,前日和今日都没有传回任何消息,就算京城没有大事发生,也应该报个平安啊!”

安庆绪也觉得有些反常,呼应了一句。

“节帅,您这大字不识几个的,做大帅还行,要是做了宰相,整天看书,这哪成啊!不如推掉宰相,让别人去当吧!”

一名心腹部将粗鲁的说道。

严庄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有疏漏,安禄山可能已经遭到皇帝怀疑了,而一旦京城传回两位公主的消息,安禄山就算不杀了自己,也肯定不会轻饶了自己的,至少跟着安禄山不会再有前途了,毕竟,把主人坑的太惨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盛唐不遗憾》,方便以后阅读盛唐不遗憾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禄山进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唐不遗憾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禄山进京并对盛唐不遗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