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难逃

作品:兴汉室|作者:武陵年少时|分类:历史|更新:2020-05-30 18:44:49|字数:8104字

“前面有雍州钟公,后面有司隶裴公,再远一点还有征西将军,长安城内也不乏能人,彼等都能主持大事,你又何必要连累我?”司马懿手上动作不停,写了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字,每个字都是同样的锋利,像是用将作监的活版泥块印出来似的。

“因为我不能‘死’!”皇甫嵩喘着粗气,在司马懿身后有些着急的说道:“我此时若是死了,必然军心震动,而放眼雍凉、三辅,谁还能在威望、功勋上压过诸将?张济会服盖顺这个后进么?盖顺会接受马腾昔日的劣迹么?徐荣有胆魄站出来带引诸将么?除开他们三个,钟元常与裴巨光一样是士人儒生,不知兵事,常时调和诸将也倒罢了,可临危之时,突然之际,谁又能担得起?至于长安城里的王公……我听说他的身子一直都不好,你总不会寄望于太尉吧。”

对方一口气说完那么多,司马懿何尝不知道他说的是事实,目前在西北唯一能挑起大梁、领导诸将并让他们心服口服的只有皇甫嵩,也只能是皇甫嵩。在这个追穷寇的关键时刻,如果因为皇甫嵩的死造成指挥上的混乱、人心上的不安,让韩遂得以在金城喘息,那他们就功亏一篑了。

“明公对我不能这般信重。”司马懿抿了抿嘴,似乎在忍耐什么:“如果明公真有那一天,就一切等候朝廷的诏旨——”

“嗬。”皇甫嵩含混的笑了,就算按他所说由朝廷另外派人接手,也得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梳理情况、调整利益关系、甚至是平息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然而大量的资源必须向皇帝所在的关东倾斜,如今朝廷倾力支持皇甫嵩,只是因为韩遂威胁到了关中的根本,一旦韩遂逃窜而追击不及,错过了速战决胜的时机,那么雍凉又会回到先前诸将镇守要地、长期僵持的局面。以后皇帝光复天下,又是一番修养生息,再想动兵凉州,更不知是何年月了。

在皇甫嵩眼中,这样与自己战败没什么分别,他冷笑一声,忽然用充满诱惑的声音低沉着说道:“我记得孝安皇帝时,你祖上曾任征西将军,领兵与诸将分道并进,讨伐先零羌。当时我的叔祖皇甫公就在你祖宗帐下……如今近百年过去了,你我重遇,岂不正是天意如此,要让你我了结这场不停不休的羌患么?眼下诸将兵马拢共有五、六万……多少男儿想立盖世之功而不可得,这样的机会就在你眼前,难道你就真的不动心么?”

他这么说的时候面带微笑,注视着司马懿后背的目光却是深沉无比。

司马懿停下笔,看着纸上既熟悉又陌生的字迹,潜意识里似乎有个声音在阻止他不要这么做,这不仅是要欺君,更是欺天下人,他承担不了这个后果。可是在他心里又有另外一个微弱的声音,不断地在诱惑他,想让他接下这梦寐以求的权力。

只要他同意了,雍、凉、并以及关中,乃至于益州的数万大军都将供他驱使,数不尽的粮草财物、及其背后的大小官员都将为他服务,事后获得的声名是他读书养名三十年都无法企及。他几乎一句话就能决定一座城的兴废,一个字就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这是所有人都渴望的权力,而司马懿竟然在这个年纪就有机会去触及到它了。

“我不敢。”当时他的祖先司马钧其实是打败了仗,最后更是因此畏罪自杀,如果真要牵扯到‘宿命’的话,司马懿就更不能轻易接受皇甫嵩的要求了。

他的不敢是出于别的方面:“其实这些日子以来,我无一日不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司马懿忽然转过身去,看见皇甫嵩不自然的抖了抖眉头,他坦然道:“能在明公身边见识如何行军布阵,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可若是要将这一切都交给我,我是如何也不敢的。”

“你是怕耽误大事?”皇甫嵩有些欣慰的笑了,他语气有些低,用很静的声音说道:“你还年轻,适才若是真一口接下了,我倒不放心了。”

司马懿目光深沉似乎有什么动了一下,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不该这么早就转过身来,以至于现在不知该如何接上皇甫嵩的话。

皇甫嵩已将眼眸低了下去,他知道对方是个可造之材,城府深沉,足够稳慎,不然也不会贸然将大事托付。他垂眸思虑了良久,久的仿佛将要睡去,司马懿仍保持着转动上半身,扭头向后看来的奇怪姿势,静静地等待皇甫嵩开口:“你托王辅照顾马超等人,马腾心中对你只有感激,听你号令,不是难事。有马腾支持你,陈仓城内这一万人就都是你的……你是何等自信的人,岂是真的怕耽误事?你只是怕有祸事缠身。”

司马懿默然不语,显然皇甫嵩已经说到关键了,他抬了抬眼,接着说道:“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事你做,或者不做,你都会招惹祸事。”

这话宛如惊雷,立时震撼了司马懿古井无波的面孔,他双目圆睁,仿佛内心最隐秘的事被人看透:“明公……是什么意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兴汉室》,方便以后阅读兴汉室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难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兴汉室第五百八十九章 事所难逃并对兴汉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