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暂息于事

作品:兴汉室|作者:武陵年少时|分类:历史|更新:2020-08-02 06:52:54|字数:8184字

如今看到父亲有气无力的躺在席榻上,虚弱的喘着气,想到对方就是自己的顶梁柱,王辅心里满是歉疚,双眼一红,险些掉下泪来。

“有劳华公了。”王辅松了口气,客气的对华佗说道。

“王郎说的哪里话。”华佗的年岁、品秩比王辅大,可在王辅跟前却态度谦卑像个臣属:“陛下有诏,命老夫与张公每隔十五日便来为明公会诊一次。陛下亲爱母族,彰显孝道,足称仁爱之表啊。”

原来是对方看上了皇帝对王氏的恩遇,所以才将姿态摆得这么低,王辅心里苦笑着,客气的送走了华佗,这才折返回来。他记得华佗的医嘱,知道父亲怕热,来时命人寻了一把蒲扇,坐在王斌的榻边为他轻轻扇起风来。

“从宫里回来了?”王斌正闭着眼假寐,感受到身旁的阵阵微风,长长的舒了口气。

“回来了。”王辅动作规律的在他旁边摇着扇子,他似乎听到后面有什么声响,微微留了神,一时也没放在心上:“因为承明殿的事,国家把儿子训了一顿,好在有阿翁的情分,最后还让儿子做了长安北部尉。”

“你那是活该!”王斌没好气的说道,正准备训他,忽又感觉风小了点,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后面是怎么了?”王辅听着后面的动静一直没听过。

“你兄嫂在收拾行装,过几日就要启程去幽州寻你阿兄。”王斌淡淡的说道:“这回过去,最好能带一个孙子回来,我很多年没有听过婴啼了。”

王辅这时又扇起了风,他想起兄嫂糜贞走后,她的闺中密友吴苋就再不会来串门了,心头有些不高兴的说道:“阿翁身子不好,兄嫂平常还算贤惠,今日怎么就不过来看一眼?还收拾什么行装。”

“是我让她去收拾的。”王斌睁开眼瞪了王辅一下:“你兄嫂比你孝顺,不然,要等你从太医院请华公,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那我一会过去瞧瞧,看有没有能帮上的。”王辅自作主张的说道。

“你给我老实些吧!”王斌见他分不清轻重,顿时气恼不已。

王辅吃了一惊,忙伸手为王斌顺了顺气,连道不敢。

“你刚才说。”见王辅被皇帝训斥一顿后比以往听话许多,王斌心里也好受了些,开口问道:“国家许了你什么官职?”

“长安北部尉。”王辅重复了一遍,他来时就觉得这个官职有些耳熟,眼下忽然间想起来:“上一个北部尉,不就是被董承夺妻的那位么……”

“国家还是给了你一次机会啊。”王斌淡淡的说完,似乎不想再说太多话,便将眼睛又闭了起来。

王辅不忍心放着父亲在这里受热,心里愧疚未退,只得忍着手腕酸痛,为王斌扇着风。

这几日王氏宅邸后院忙而不乱,院子里晒着有年头的书简、摆放着数不清的缣帛织物。

在堂屋内,麋竺正与几个苍头仆役清点着要带去的衣物:“多带几件大氅、厚衣,陛下赐的棉被也给带上,幽州那里冷得很。”

吴苋穿着件青色罗裙,面色白皙,像在风中娉婷而立的荷花。她饶有兴趣的在仆役们拿出来的箱子里左看右看,有些箱子里装的是花纹繁复的蜀锦、有的则是一盘一盘的珠钗金簪等首饰,其样式新奇、其价值自不用说,吴苋有些见都没见过。

“趁着箱箧都开了,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多拿一些,就当是我送你的离别之礼。”麋竺很有主妇架势的坐在上首,手里端着一碗井水冰过的酸梅汤,身后跪坐着两个侍女,一个在为她记账,一个在为她摇扇。

“那我还是不要了。”吴苋顿时没了兴致,将手上的玳瑁簪放了回去,走到麋竺身边坐下:“难得能遇上姐姐这样说得来的,如今姐姐将要远行,以后的日子恐怕将闷闷无趣了。”

“也不能这么说。”麋竺笑着放下茶碗,轻轻拉起对方的手:“你不日入宫,掖庭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比你想的要有趣呢。”

“我才不想做采女!”吴苋满不高兴的说道,这件事完全是她的叔父吴匡以及两个哥哥在去年就谋算好的事。家族不单是对她的‘贵相’寄予厚望,更是因为这几次大战下来,吴匡总算从辅兵校尉转为中郎将,吴懿、吴班也在雍凉叛乱时自觉参军,投身司隶校尉裴茂麾下,立下不少功劳。

可这些功劳并不足以让吴氏走的更远,皇帝年轻力壮,膝下无子,任谁都想把女儿送到宫里去博富贵。

吴苋身不由己,又很怕去掖庭这样陌生的地方,自然不太乐意。

“你不想去?”麋竺饶有兴致的上下打量着对方,玩笑似的说道:“若是不想去,我倒有一个主意。”

“真的么?”吴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她紧握着麋竺的手,像是找到了救星:“是什么主意?”

“只要有了婚约,掖庭令就会勾销姓名。”说着,麋竺促狭的笑了一笑,半是认真的说道:“我看,你不妨嫁到我家来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兴汉室》,方便以后阅读兴汉室第二十七章 暂息于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兴汉室第二十七章 暂息于事并对兴汉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