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

作品:兴汉室|作者:武陵年少时|分类:历史|更新:2020-09-16 23:18:48|字数:8246字

“以往尚书无职事,故能奉天子之命草拟诏令,如今诸尚书已与九卿一般无二,再使其手握政令之余,又得以拟写诏令,不仅于制违和,就连国家,心里也不想见中台如此权重。”荀攸揣摩着皇帝的心理,吴硕只是个无足轻重、又处处是把柄的小角色,皇帝真要动他,谁也不会出手作保。如今这样做,并非是针对吴硕,而是想将草拟诏书的权力收回去,并交给……另一个人。

尚书台之所以权倾天下,为朝廷中枢,不单是因为其地处宫内,靠近皇帝、又不断侵夺公卿职权,更是因为它掌握着诏书发行的权力。自从建立尚书台以来的历次政变,无不是围绕着尚书台而进行的斗争,谁掌握了尚书台,谁就能代表最高权力发号施令。而一旦尚书台没了草拟诏书的权力,就势必会沦为与九卿等同,尚书令也不再那么清贵了。

“诶。”荀彧幽幽叹了口气,甚为可惜的说道:“当初国家以铭《平羌碑》为由,简拔了不少文学之士,彼等又都在秘书监,这今后……诶!”他早已想到了这件事,如果皇帝要另设一个专门草拟诏书的部门以代替尚书台,用善属文、不善议政的文士,那么秘书监便是近水楼台,而作为秘书令的荀悦,又何尝没有机会呢?只可惜荀悦似乎意不在此,不欲出头与贾诩争锋。

“着书立说,本是一条稳慎为宦的法子,荀伯打算借此慢慢养望,也算是为我荀氏助长声势。”荀攸淡淡说道。

一个士族不但要有人在朝中出仕高官,更要有足够分量的大儒名士提高声望,荀氏以前已有荀爽等一众高士,若荀悦通过为朝廷编撰文史,足可称为大儒。这是关乎于荀氏百年的大计,荀彧想到这里,忽然抬眼看向荀攸,缓缓说道:“自从入长安以来,虽渐次熟悉了不少朝中政事、人事,但对于公达你,我却没能与之做一次深谈。”

荀攸刚要拿至嘴边的茶碗立时顿了顿,他不急饮茶,将其放回在桌案上,略一挑眉,问道:“是关乎于朝廷今后大政?”

“都说国家有效光武之心,如今清查户口、奴婢,他日度田,也不在话下。”荀彧轻吁出一口气:“然则观其重开盐铁专营,整肃吏治,用人选官不纯任士人,可见若是以光武皇帝相比,恐有不足……公达,国家的心思,你比我更要清楚,他日若真度田量民,到了我家,则该如何?如今杨氏、黄氏,已经有些非议了,不少人在盯看着我们,此时一举一动,你我都得同出一心才是。”

“叔父。”荀攸凝神想了片刻,忽然说道:“敢问叔父自比黄公、杨公等人如何?”

“论及名望,我自然不如。”荀彧目光一闪,避重就轻的说道。

“那颍川荀氏与弘农杨氏、江夏黄氏,又如何?”荀攸追问道。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荀彧这次没有回答这个设问,而是说道:“他们出头,我们不管,当然也没有为人前驱的必要。”

颍川荀氏如今正处于上升期,像黄氏、杨氏等大族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势必会与皇帝起冲突。荀氏在其中出力太少,不但起不到作用,更会适得其反;而出力太多,又很容易受不住阵脚,成为别人的马前卒。

自从关西士人没落以后,关东士人在朝中几乎一家独大,而其中又因不同的地域、实力的雄厚程度、家学之间的争端而分化为各种势力。袁氏已亡,再无大族能与杨氏比肩,其下黄氏、桓氏等族联系甚密。

如果再没有特别大的变故,颍川荀氏很难跻身到前列,混乱才是上升的阶梯,如今荀氏虽然声望极高,那也是荀攸深受皇帝重用,许多颍川士人接连被提拔的缘故。声望若是没能成为积累,很快就会消失不见,这也是为什么荀悦选择潜心治学的缘故。

“国家的心思,我曾揣摩许久,如今也算有所得。”对于荀彧的回复,荀攸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另外说道:“国家穷究经史,无论《太史公书》,还是《商君书》,皆无所不读。设立秘书监,除了揽才、培养亲信,也是为了自己读书之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国家便深恨豪强武断乡曲,要挟官府,残害黎庶。”

荀彧心里略略讶异,瞬间便恢复平静,历代有所作为的皇帝都致力于打击不法豪强,维护朝廷在地方的统治。譬如光武皇帝时,四境之内有不少豪强仍旧构筑坞堡、训练私兵,朝廷几次严令遣散,彼等非但不听,甚至还敢攻击郡县。官兵一来,立即解散为民,官兵一去,又重组成一支私兵。

尤其是在朝廷后来政令松弛,解禁盐铁以后,无论豪强还是大族,经济实力都获得了迅猛增长,庄园经济大行其道。豪强在地方的势力渐大,自然也就会威胁到官府、乃至于朝廷的权威。

当然,在地方残害黎庶的大多是‘新富’的小豪强,彼等渴望跻身上流,可朝堂之上却基本为大族垄断,大族又看不起彼等小豪强的做派、更不愿意分润资源。所以在东汉近二百年间,小豪强大部分都依附于宦官,以此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与大族对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兴汉室》,方便以后阅读兴汉室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兴汉室第五十七章 淡乎不阿并对兴汉室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