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劝说

作品:五重谍王|作者:快乐思娴哥哥|分类:军事|更新:2019-12-01 14:29:21|字数:8152字

常冬青非常好奇这个所谓的汪季新的秘书的情况。

福建闽县人。1912年留学法国,后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秘书、汪精卫秘书、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铁道部次长兼交通部次长等职。

曾明中幼年丧父,由母亲和长兄教养成人。三姐曾醒18岁时嫁到方家,不久夫亡守寡,与方家七姑娘君瑛同往日本留学。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响应,清帝退位,建立民国。曾仲鸣与曾醒和方君瑛及其14岁的十一妹方君璧到法国留学,同行还有新婚革命同志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妇。

当时,留法前辈蔡元培、李石曾等以巴黎以南的蒙塔日城为中心,曾、方、汪三家也在蒙城住下。仲鸣和君璧寄读当地中学,周末回家,即在蔡元培和汪精卫教导下学习中文,除熟读古文之外,还练书法,还作诗词。

中学毕业后,仲鸣先学文学。君璧则进巴黎美院学画。两人同窗共读,日久生情,最终在法国安纳西湖畔结婚。留法先后共18年,于1930年归国。当时汪精卫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仲鸣也从政。但最终他是诗人性格,不爱权力爱艺术,多同文士画家交友,以《颉颃楼》之名收藏字画图章,佳品甚多。颉颃楼主人为曾仲鸣及方君璧。颉颃,鸟飞的样子,伸首为颉,附首为颃,有不相上下,刚直傲气的意思。

由于曾仲鸣从十几岁就跟着汪精卫去了法国,并随他学习国学,因此俩人的关系在亦师亦友之间,再加上汪精卫与方家人的深厚友谊,以及多年来的上下级关系、汪、曾二人,可说亲逾骨肉。汪、曾两家,跟一家人一样。

当王少荣将曾明中的情况说给了常冬青听完以后,常冬青也是感到棘手。

“你去调查下,这个曾明中是汪季新的左膀右臂,看你说的情况,估计这次常凯申会做出让步的。”

“我也是这样觉得,毕竟这个人和我们不一样。而且我最近知道汪季新十分依赖这个人。”

当常冬青和王少荣在商量调查曾明中的时候,汪季新夫妇的小汽车已经停靠在常冬青治疗的医院当中。

“达令,你为什么总是对这个姓常的小家伙怎么安心?明中是你带大的,其中的情绪不必父子差,对待这个常冬青咱们虽然有着救命之恩,但是影佐大佐那天在咱们家也是说了,咱们当时聚会也是临时起意,没有想到也是遇到了刺杀。”

陈君壁是很喜欢曾明中的,不仅仅是因为方家和汪家的关系,她是特别的上心。

“你懂什么?日本人现在总是想找我合作,我这边才安排明中和常凯申进行谈判。你以为我想离开?国府那边我是熟门熟路的,很多广东的老部下,还有孙先生的遗部都不满常凯申。你让我去和日本人合作从头开始?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看着被自己呵斥的妻子,汪季新也是觉得自己说的有点过分了。

随即缓和着神色说奥:“常冬青的那个死鬼老爹,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那个时候的国府孙先生边上的机要秘书。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你知道青木机关吗?常玉成曾经和青木机关的人打交道。你要知道咱们国府的那些所谓的党务调查处,还是学人家的。虎倒威还在。咱们吃亏的地方就是在身边没有情报收集的人。”

“你是说常玉成是特务?这个怎么可能?”陈君壁倒是没有向着那边的事情想,也难怪很多国府的秘闻,她一个妇道人家是不可能知道的。

“我就是想成大事,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你别以为影佐昭祯那些话是什么好心思。我看八成是常冬青已经进了他的法眼了,现在离间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想将常冬青收为己用。而我和他是有着自己的渊源的,所以这个人我要争取,而且人家还救了我的命。”

汪季新这个时候的脑袋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就是自己比常凯申的手底下缺乏军事还有情报的力量。而这个时候出现的常冬青真是久旱逢甘雨。

陈君壁不是个愚笨的人,从自己丈夫的嘴巴当中,她知道常冬青现在的情况是自己丈夫最好的助力。随即也是做着自己的打算。

汪季新夫妇来到常冬青的房间当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冬青,你受苦了。我们家老汪说要来看你。我这个婶子怕那些家伙惦记着。所以怠慢了。你放心,我这边已经用家族的力量在河内进行了搜捕。一定好好的给你出出去。”

按照道理来讲,常冬青受伤这么多天了,汪季新夫妇怎么的也要快速的来慰问,但是因为很多的原因,一直到现在出现。所以陈君壁进到病房当中,首先说明了情况,顺带着将自己迟到的原因做出了解释。

“汪夫人,你客气了。汪先生和我认识以来,博学多才,睿智的才情。冬青是服气的。我也不是机会释然,总不能让先生这样的大才落入到宵小的阴谋当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五重谍王》,方便以后阅读五重谍王第371章 劝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五重谍王第371章 劝说并对五重谍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