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游击 (三十二)

作品:天纵莫敌|作者:越岭山人|分类:历史|更新:2018-11-28 20:23:26|字数:6828字

“都是大洋吗?没有钞票?”张智农问。

“没有。云土只能用大洋换,不认国币。”罗锦伦说。

“一国之内,币制尚不能统一,号令更是难出院门,真是可悲。”张智农感叹说。

“智农如果想要国币,我让人在云南兑换一些,比湖南的兑率要高得许多。”罗锦伦说。

“有大洋不要,我要那东西做什么!”张智农说。

莫敌听出问题,问道:“罗兄为何云南的大洋能兑换更多的法币?”

“法币?哦,天纵说的是国币吧,我们那里,都把法币叫成国币,一说法币,我们会误会成法国人的钱。”罗锦伦说:“我们那里,市场上通用大洋,之前也用过鹰洋,还用过法郎,唐继尧大都督时,还做过滇洋,就是不爱用国币。这段时间,大量流民进入云南,带来了大量的国币,搞得物价飞涨,一块大洋可以买八斤猪肉,一元国币一两猪肉也买不到。”

“那我们可以做这个生意,用银元去云南收法币,然后又在湖南换成光洋,岂不大赚?”李仕贵看到了商机。

大家的眼睛都为之一亮,只有刘敬之摇摇头,说:“估计也做不了多长时间,我得到消息,在南京苏浙一带,已经出现了三币同行的局面,法币,日本人的军币,还有南京临时『政府』的新法币,『乱』成一团。我们这里也不稳定,日军虽然暂缓进攻了一段时间,我估计开春后还会重点战火,到时候,只怕这边的法币会贬得更厉害。”

听到刘敬之的话,大家都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光洋实在,那是硬通货。

刘敬之每到星期天开两桌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都是江湖上混的,这种好处如果不知道,简直就是愚蠢。梁采林说,他的警卫队里有一个曾经是广东的厨师出身,做得一手好菜,一定能让大家满意,下回回来,就留在这里不走。莫敌认为,不如实行轮值制,三分之一的人留在这里,三分之一的人去云南,三分之一的人去广东,每次一轮换,也好都能休息休息。

大家一致同意。

看着还早,刘敬之的警卫队长李临湘对六位长官说,从云南带回的宣威火腿,在广东带来的上好咸鱼,还有本地采购的极品腊味,都有一些。是不是弄点小菜,大家喝上一小口,听到这句话,六位上校的胃里仿佛放进了一只六爪的猫,上下直挠。张智农连忙大叫:“弄点弄点,我一个月没有喝酒了,实是淡出鸟了!”

刘敬之老成持重,说:“还是不喝了吧!一会还要回校,一身的酒气,不太象话。”

莫敌笑道:“喝点也不是不行,只有一条,喝了之后,除去外衣,跑步回校就行。”

梁采林哈哈大笑:“从这里跑回学校,跑出一身臭汗,只怕再多的酒也全部变成汗散发出去了。”

为了喝酒,不惜一会儿遭罪,这也够拼的了!刘敬之的警卫队长李临湘腿虽瘸,动作很快,不一会,就出了第一道菜,一个湖南腊鸭炒双冬爆炒干锅端了上来。跟着干锅上来的,是一个烧得红旺旺的碳炉子,炉子里的火苗映在黑『色』的锅底,竟是相当的撩人,锅里冒出的浓香,直沁到人的胃里。

“我第一次有了想逃学的冲动。”刘敬之一口干掉杯里的酒,一边咀嚼着腊鸭,一边含糊不清的说。

大家都笑了,笑声中,一碗蒸得透明油亮的老腊肉又端了上来,在铁锅的锅边,李临湘支了一个当地特有的生铁架子,把腊肉碗放在架子的圆圈里,腊肉就稳稳的站在干锅的上方。

梁采林好奇的看着这个支架,说:“这东西弄得挺好,不用桌子,竟然在火锅上面还能放置其它的菜式。”

不多时,又上了一碟蒸咸鱼,在锅的另一边,又支了一个架子,梁采林看得呆了,回过神来,大笑道:“这想法也太好了,竟然在火锅的上面,生生弄出第二层菜来,还不耽误夹下层干锅里的菜。下回换换,下面做成水锅,上面的是炒菜,又有热菜又有热汤,那才是真正的享受。”

当酒喝得七七八八时,一古散发着浓香的宣威火腿蒸米饭送上来,让六位上校全部傻了,肚子已经吃得滚圆,如何还能吃得下这香味诱人的火腿饭,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是一脸的苦笑。

临近黄昏的时候,只见从雷公潭到白龙潭的大道上,六个上校跑得气喘吁吁,上身只穿一件衬衣,下面也是一条单薄的裤子,其它衣物,都打成一个包裹,背在背上。幸好是在学习班,脚下穿的是士兵的胶布鞋,如果是军官的大头皮鞋,只怕这一路跑下去,脚上不起几个血泡才怪。

喜欢天纵莫敌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天纵莫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纵莫敌》,方便以后阅读天纵莫敌第八章 游击 (三十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纵莫敌第八章 游击 (三十二)并对天纵莫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