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安庆(四)

作品:天纵莫敌|作者:越岭山人|分类:历史|更新:2018-11-28 20:23:33|字数:6980字

坐了一天的车,着实辛苦,一早从商城赶来,中午到了梅山,本以为今天就到此为止,没有想到,又换了一拨警卫从梅山送到麻埠。中午在梅山也吃得不是很好,李品仙其人,颇有文人风格,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没有给刘士毅什么特别的接待,食堂里粗茶淡饭,打发了事。好在唐如儒懂事,上车之前在梅山市场上买了一大包炒板栗,一路慢慢剥来,可做消口,也可以饱腹。

张义纯的接待就完全不同,也许是晚餐的原因,浩浩『荡』『荡』弄了一大桌,唐如儒、韦永成、李柏成也陪坐一边。上席自然是张义纯陪着刘士毅,与唐如儒这些外地来的半桶水比起来,作为安徽本地人的张义纯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就更多一些,信口开河亦有理有据:“麻埠历史悠久,在北魏时为霍州边城郡,故称边城,镇南城楼上镌有“边城保障”四字便是明证。所谓麻埠,就是以产麻为主,四周的月牙畈、张家畈、冯家畈、俞家畈、董家畈及杨店、马店一带方圆数十公里,遍地皆麻,穿行其间有步步皆麻眼中尽麻之感,故古称麻步或麻步川。此地不仅产麻,而且产茶,唐宋至明清,广植茶树,产量渐增,销往京、津、鲁、冀、晋和内蒙等地,明、清两代,设茶卡,有巡检司专事茶叶保护。安徽茶厘分南北两局,南局在皖南屯溪,北局即设于麻埠。清咸丰、同治年间,湖北、江西、皖南移民渐次入境定居,建有湖北、江西、旌德、宁池等会馆,大大促进了市场之繁华。民国27年(1938年),麻埠年产线麻150万公斤,片茶71.6万公斤,大茶29.8万公斤,茶叶产量、质量均创新高,为皖西之冠。”说到这里,张义纯脸上颇有得『色』,民国二十七年,他基本上呆在这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呕心沥血,这是他的功绩,也是他的骄傲。

刘士毅频频点头,看来自己是误会面前这个本地土将军了,他把驻地放在麻埠,不仅因为可以通过航运把自己的两个师连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把这个地方的物资运送出去,发展经济,造福于民。难怪在重庆时,白崇禧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如果廖磊病重不能理事,安徽的民政只能交给一个人,那就是张义纯。

李柏成平时跟韦永成玩得不错,被突然找来,吓了一跳,正偷偷的问唐如儒怎么回事。唐如儒把上峰的指示说了一通,韦永城倒抽了一口气,说:“这种事,怎么能让天纵去干?”“不让他干让谁干,是他提出来的。”唐如儒回答。李柏成幽幽的说了一句:“这年头,最好不要提意见,谁提的谁去干,当官的就会顺水推舟。”唐如儒笑了,对李柏成说:“听刘长官说,也是你们家表哥出差了,不然这趟差就是他的了。如果是钟柱南(钟纪字)来,你小子也敢这么说。”李柏成嘿嘿一笑,如果是钟纪来,他又怎么敢胡说。韦永成很无耻的笑道:“如果是钟柱南来,只怕这位更加胡说。”

“我要求去太湖,两位哥哥帮我。”李柏成说。

“你肯定会去。”唐如儒说:“刘长官到此就为止了,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我跟永成,现在又加上你小子。”

“不只是我去,我要拉一个重炮营过去。”李柏成说。

看着两位不解的目光,李柏成说:“莫老大那里的情况我知道,自从黄天化走了之后,他那连炮也不再有一门,之前缴获了四门曲『射』炮,也烫手般的立即送到霍山。他不想再扩大他的部队,原因,你们知道的。”

“你想过去帮他?”韦永成问道。

李柏成点点头,说:“我不过去,难道让他往观光轮上扔石头?”

唐如儒和韦永成哑然失笑,还真没有人考虑过这个问题。船行江上,人在岸上,拐把子的『射』程虽然能够打得到江上的铁船,可又有什么作用,只怕还不如草船借的箭支。想通了这个问题,韦永成问:“柏成你明知这次任务,不完成固然不好,完成了也未必就好,为什么还要去赶这趟混水?”

“那莫老大为什么要那么不管不顾的去做?”李柏成反问,不管两位回答,李柏成继续说:“我了解莫老大,这个人很正道,只要对抗战有利,个人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唐如儒和韦永成都没有说话,这个话头不好接,千里为官只为财,万里从戎唯成功,个人荣辱,事关重大,多少人为此抛头颅洒热血,真正为民族大义而不顾个人荣辱的能有几个,汉人苏武之后,再有何人。偷偷听着他们说话的刘士毅和张义纯相视一笑,没有打断他们的话,却不约而同端起酒杯,干杯!

喜欢天纵莫敌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天纵莫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纵莫敌》,方便以后阅读天纵莫敌第十章 安庆(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纵莫敌第十章 安庆(四)并对天纵莫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