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

作品:天纵莫敌|作者:越岭山人|分类:历史|更新:2018-11-28 20:23:45|字数:8338字

漆道征摇摇头,说:“这些我都想过,有一样我们不占优,就是单兵素质,所谓一力抵十会,即使我们利用地利优势,在真正接敌时,以日军的单兵素质,我们也占不了优。我们平时对敌,一般是以五敌一,最少也是以三敌一,这回我们以一点五敌一,难以占优啊!”

曹茂琮问了一句话:“为什么在大洪山,莫天纵、颜僧武、凌云上他们又能占优呢?”

漆道征苦笑了一下,说:“我最后悔的,莫过于这件事,在大洪山,八十四军有凌云上,172师有廖翰国,军部还派出了个特务团,就是我们,傻拉巴鸡的不会派支部队去向莫敌学学怎么打游击,这回,傻了吧。”

王卫苍知道,当时是这位师长大人看不起他那个小老乡,认为四十八军一个小小上校不会有多大作为,拒绝了王赞斌让他派出一个团的建议,结果不仅把功劳拱手让给了特务团,还失去了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不管怎么样,先迎上去再说,总不能避而不战吧,那可不是我们171师的所为。”三人走回指挥部,漆道征定了调。171师,因为之徐州大战时师长杨俊昌消极避战,一度成为军令部批评的典型,如果这次再来一回,丑恶的名声就坐定了,作为师长,漆道征不想再走杨俊昌的老路。

此时此刻,68联队的联队长小泉正敏大佐正在康王寨暴跳如雷,一声声破口大骂:“师团参谋部一堆蠢货,每天只会用园规三角尺制订作战方案,就不知道这条路是本区域内最难走路的吗?八格那个压路!”

68联队走到这里,也不完全是上面瞎指挥的结果,而是历史书上有记载,白纸黑字告诉他们,当年金人南侵,走的就是这条路。据说岳飞岳武穆就在康王寨抵敌,既然有攻有守,那么这条路肯定是通的。从地图上看,这条路从经扶县出发,基本上一条直线,距离不远,道路行进在崇山峻岭之中,上有群山遮盖,下有密林隐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就到达斑竹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实验,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实验,是皇军进入中国来,第一次按照小路进攻的实验,68联队联队长小泉正敏就成了这个方案的实验品。

地图上划一线很轻松,实际却没有这么轻松,从信阳到经扶,急行军走了两天,68联队累得舌头『舔』灰。在经扶休整了一天,补充了粮草,继续向东南方行军,到达康王寨,竟然走了整整三天。不是日军走得慢,实在是路过于难行,日军穿着大皮鞋走山路,三步两滑,不是摔得鼻青脸肿,就是腿瘸腰弯。小泉正敏知道,如此漫长的行军,已经完全没有秘密可言,作战意图,作战方向,早就向沿途的人展示得清清楚楚,所谓的神不知鬼不觉,纯属军部的掩耳盗铃。最可怕的是,到了康王寨,漫漫群山,密密林木,放眼前方,已是无路可行,雀飞兽行,渺无人烟,想找个向导,难于上青天。距离预定到达斑竹园的时间只剩下两天,整个联队停留在康王寨,小泉正敏急得跳脚。一份份电报发往信阳,回电很简单,只有四个字:方向东南。

当年莫敌上军校时,日本教官就曾说过,日军最大的问题是路痴,不是日本人的智力有问题,而是客观原因所造成,日本国小地窄,四面是海,小小海岛,地形复杂有限。日本人根本想象不出中国之宽阔,地形之多样,山有多高,路有多陡。日军从小小的岛国来到中国,只认识铁路线和大水系,一旦离开铁路沿线和大水系干流,他们就完全晕菜,分不清东南西北。日军指挥作战,也大多采用平面地图,至于地图上的道路难与易,陡与滑,他们很少考虑,毕竟太多的因素不是他们所能全盘掌握的。

在康王寨走了一天后,小泉正敏悲催的发现,他已经完全『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前行的路,甚至连来时的路也分辨不了,四周的山峰峰相似,山上都长着同样的树,山下的山谷,谷谷通幽,跟着潺潺的溪流往下走,走着走着,溪流变成了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路,又不见了。

68联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171师却很清楚他们所处的位置。

“我敢断定,日军已经『迷』路了。”王卫苍说:“我们不用出击,只需要再等两天,日军吃完了随身带的粮食,不战自『乱』。”

曹茂琮摇摇头,说:“我们不能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对手身上,还是应该尽量的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漆道征看了看王卫苍,又看了看曹茂琮,说:“我是想,现在日军可能特别希望遭到我们打击,我们只要一打,实际上就给他们指出了前进的方向,跟着我们进攻的脚步,就能走出这座天然的『迷』宫。”

王卫苍点点头,完全有此可能,那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

“打!必须打。”漆道征说:“我们先在隘门关来一次埋伏,埋伏后,佯装不敌,退走,把日军引到北侧滴水崖方向那条绝谷中去,在那里收拾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天纵莫敌》,方便以后阅读天纵莫敌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天纵莫敌第十一章 野补(二十一)并对天纵莫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