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张宗昌

作品:大唐第一主播|作者:一斤桃花|分类:历史|更新:2021-06-11 17:06:30|字数:6472字

这天早晨起来,李行周梳洗完刻意换上了一袭不曾穿过的月白新儒服后,方才出门汇入浩浩荡荡的乡贡生洪流,向贡院而去。

周承唐制,贡生分为两类,一类为乡贡生,都是由武周朝廷直辖的三百六十州拔解选贡上来的;除此之外尚有一类宾贡生,顾名思义,这些是由八百羁縻州及扶桑、新罗等国贡来参加科举的。

乡贡生们皆为唐人无疑。但那些个宾贡生就五花八门了,新罗、扶桑的较为常见,龟兹、高昌偶尔也有,甚或还有远自碎叶而来的,当然宾贡生里面断然少不了那些在整个唐朝极为有名,远自波斯国而来的胡人了。

所以唐时的科考虽然是为大唐朝廷选拔人才,但若论其规模和考生来源,却实实在在是一场涵盖了东亚和中亚的超大型考试。

因为这个缘故,此刻李行周汇入的贡生洪流中就不仅有黑头发黑眼睛的唐人,还有那些深鼻高目,乃至顶着一头金发的胡人,浩浩荡荡,五花八门。

要说相同之处,唯一的就是不管这些个贡生们从那里来,又是什么样的肤色发色,在今天这个时刻穿着的都是一身?衫儒服。

有唐一代,每次的新进士放榜都是京城的一大盛事。尤其是放榜之后的赐宴、题名、新进士们跨马游街,选探花郎遍游京中名园寻访名花等等举动都可谓是举城同欢。

眼见着贡生们在北城的街道上逐渐汇成了洪流,见多识广的神都百姓也就知道这又是新一度的放榜之期到了,当下不说那些个闲汉们,便是许多正经百姓只要是手头上没什么要紧事儿的也都出了家门,走出坊门来看热闹。

尤其是家中有孩子在进学的更不会错过这样的盛事,怎么教诲孩子努力向学?这可就是最鲜活的例子啊。

距离放榜的贡院越近,长街上逐渐汇集起的贡生洪流就越壮观。而长街两边闻风来凑热闹的百姓也就越多。及至到了贡院门口时,简直就是人山人海,热闹到了极处。

李行周出门的时间不算太早,所以他随着洪流走到贡院门口没等一会儿,便听隆隆三声鼓响之后,贡院那扇高阔近丈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

士子洪流中的喧哗声顿时小了下来,众乡贡生不约而同的整了整身上的儒衫,端肃着脸色,保持着自发形成的队形鱼贯着通过那扇朱漆大门进入贡院之中。

绕过贡院门内那面绘着孔圣讲学图的宽大照壁,贡生们分成左右两个方向汇集到了照壁背后的硕大场院上。

场院背后是大门,正前方是一排轩敞的堂房,堂房最中间的屋子里照例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木制雕像。两边乃至于堂房背后的那些房屋便是贡院的公事房了。组织考试、判定考卷俱都在这些公事房里完成。

至于硕大场院的两边,自然是一排排严格对称、被隔分成许多小间的考房,也有称为考棚的,这种称呼自然是在抱怨那考房实在太小的缘故。

总而言之,整个贡院给人的感觉一则是大,二是庄肃沉穆。环境如此,再加上士子们的心理作用,几千贡生聚集的硕大场院上自然而然的就鸦雀无声起来,这与适才来时长街上的热闹喧哗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李行周也静默着不发一言,但受周围环境及人的刺激,他的心情也慢慢的紧张起来。

时辰到,主考官出来,献三牲祭孔子,众贡生们随着遥向行礼,这些个仪式就不说了,总而言之在一系列繁琐,但实实在在营造出庄严气氛的仪式后。随着那几块覆有明黄锦缎的大告示栏被抬出,今次科举的最终结果终于要揭晓了。

唐时虽然并不禁绝民间服黄,但明黄却只能是皇家专用,任何人僭越不得。这几块覆盖着告示栏的明黄锦缎代表的便是天子的威严,众贡生们注目于此,鼻息都不约而同的粗重了几分。

当那几块明黄锦缎终于被取下时,尽管贡院里有很多小吏在维持秩序,但场院上还是乱了。

这时,没有多少士子还能保持洵洵儒雅的气度,虽不至于抗膀子踢腿,却是能往前挤的都往前挤。

李行周挂心着结果,也就没像那些个这时还能做到慎独的士子那样自觉的避往一边,而是顺着人潮往榜单处涌去。

初春二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饶是如此,李行周到了榜单前时也已满头大汗。

但这时他却顾不上掏出汗巾子擦拭,抬眼便往进士科的放榜名录上看去。

武则天当政时期科举放榜中尚没有“状元”这个称呼,进士科第一名被称为“状头”

喜欢大唐第一主播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唐第一主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主播》,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主播第二十五章 张宗昌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主播第二十五章 张宗昌并对大唐第一主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