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雇佣契丹人

作品:大唐第一主播|作者:一斤桃花|分类:历史|更新:2019-08-14 12:26:46|字数:8612字

......

石林,是丰饶草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它矗立在丰饶草原东北部一带,整片草原上到处都是这种由巨大花岗岩组成的柱状石块。

传说中,这里是丰饶草原鲜卑人起家的地方,他们是最好的马上民族。

当然,鲜卑族的成分很庞杂,其中确实有人认为契丹为东胡系统东部鲜卑宇文部之裔,来自匈奴的“余种”,宇文部更是如此。

东汉永元元年至永元十七年,匈奴被汉将耿夔击破,北单于逃走后,鲜卑进据匈奴故地,“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鲜卑。

然10余万落匈奴人并未继续以匈奴为号,而“皆自号鲜卑”了。

此后,在与原东胡种的鲜卑人长期错居杂处中,由于相互通婚等影响,差别越来越不明显,它在形成过程中虽有一个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

契丹族日益兴盛,并向南发展。

北齐文宣帝高洋于天保四年亲率大军攻击南下的契丹部落,俘获10余万人、数十万头牲畜。

契丹部族损失惨重,后又受到突厥的侵扰,因而“部落离散,非复古八部矣”。

隋初又分别臣附于隋朝与突厥,逐渐得到恢复,游牧于辽西地区,诸部落平时各自“逐寒暑,随水草畜牧。

隋大业元年,契丹族南下营州地区时,又遭到在隋将主使下突厥的袭击,4万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创。

如今,石林地区的大贺氏已彻底被灭绝了,代之而起的......是契丹武士。

6世纪前期,契丹族尚为部落阶段,唐初形成部落联盟,曾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

唐武德二年,酋长大贺咄罗率军进攻平州。

武德六年遣使到长安,给唐高祖进贡名马、丰貂,但其政治立场仍趋向于突厥颉利可汗。

唐太宗贞观二年,大贺摩会率部落联盟背弃突厥,归附唐朝。

唐朝皇帝曾赐给契丹首领旗鼓,后来成为契丹可汗权位的象征。

又于贞观三年,以室韦、契丹族人置师州。

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后唐太宗以契丹人为松漠都督府,以大贺窟哥为松漠都督,赐姓李氏。

但其孙大贺阿卜固在位时却开始伙同奚族骚扰唐朝边境,被擒送洛阳。

唐高宗以窟哥孙子枯莫离为左卫将军、弹汗州刺史,封归顺郡王。

另一孙子李尽忠为武卫大将军、松漠都督,继统契丹八部。

......

契丹武士,其实也是匈奴人后裔的一个分支,只是他们更强壮,也更粗野。

他们摈弃了马上民族的生活方式,转而游弋在草原与山林之间。

依靠捕猎和抢掠为生,成为了一支拥有独特的山地文化和掠食者文化的民族。

丰饶草原上的莫楞石林,景色优美。

在这里有着长得高大的白桦树,银白色的树干组成的防风林和天地融为一体。

到处散落的巨大石柱千奇百怪,相映成趣,或三五成群,或独柱擎天。

奇形怪状,有的如秀女望月,有的如飞马奔日,有的若母子相依,有的长剑戳天。

在那片浩瀚石林的中间,一个圆形的大石盘底座上,刻印着大贺氏的图腾印记。

那里,就是他们祭祀上天的地方,不过现在成了契丹人的圣地。

同一块圣地,大贺氏用它来祭拜太阳,感谢上天赐予他们粮食与土地。

契丹的武士却用它来祭祀天地,赞美胜利。

李行周望着这一带壮观瑰丽的景色,一时间有些沉醉其中。

“契丹崇拜自然,信仰天上有神灵。”

“他们的力量,是神灵的赐予,因此对神很虔诚。”

“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尊重别人的思想与习俗。过一会看到他们,千万别表现得太无礼。”

他叮嘱说。

李白狮拖长着语调回答:“知道啦!”

看她的表情,到是全不在意。

契丹人关于自己始祖有这样的传说。

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

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

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

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

两人相爱并结合,繁衍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於部等八部。

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

常以名马文皮贡献北魏,并进行贸易。

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这无疑是有关青牛白马传说的最权威、最准确的记述。

一声来自远方哨探的尖锐呼啸突然响彻云霄。尖

利的呼喊撕裂苍穹,如戳天之针刺透苍茫。

随着那声凄厉的警报,无数高大壮硕的战士从石林后现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第一主播》,方便以后阅读大唐第一主播第二十章 雇佣契丹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第一主播第二十章 雇佣契丹人并对大唐第一主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