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作品:我是董卓之子|作者:风漩|分类:其他|更新:2020-06-25 00:03:14|字数:8784字

正如董杭看到的第三城,长安百业复苏,而豫州是垦荒屯田。

在古代,可没有科技做为支撑,所以古代的田地产量很少,而有粮才能养兵。

这是最自然的顺序,民以食为天嘛。

随着懂行的进程。其实是有许多人认出了董杭。

当日他们见过的,是天策府的大将军,正是随着他的到来,给全豫州的军民带来了希望!

可以说,到现在这个时候,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接受了整个豫州归于了朝廷。

而民心可是最重要的基础,若无民心支持。你就是偶尔得一时之胜,可终将被民心所覆,这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州的道理。

“是大将军,是大将军又回来了,就是大将军,救了我们的命啊。”有人突然喊道,这一人带一片,就有许多人都跪了下来。

救命之恩,甚至于小恩小惠。都能让这淳朴的百姓。记一辈子。

这是一种收买人心的策略,却也不完全是,董杭接受的现代教育,那是每个人能够活着,都是上天的恩赐。

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们又怎能忤逆上天的旨意。随意杀戮呢。

尤其是上位者更应该敬畏生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则不可活。哪怕你站在了权利的巅峰,可是却斗不过天。

所以董杭一直恪守着这个底线,他觉得吧,和当官的人打交道,那可真是费脑筋。还不如和普通的敦良百姓打交道,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只知道。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对谁更加好。

这里,就是为他和曹操叙师生之情而建。

在这里,他把蔡琰亲自送了过来。

在这里,他和袁绍、曹操会师,三路共击黑山军。

在这里,他和樊稠分兵,豫州第一战,他率军斩杀袁术上将刘勋和雷薄。

可是,就是在这里,董杭不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

“你到过那里啊,你当然到过了,你看这个方向,就是回家的方向,只不过当时啊,还没有小曹真呢。”

“姐姐,那你是生了一个小妹妹吗?”曹真问道。

“对呀,只不过她还小。”吴忧笑着说道。

董杭撇撇嘴,你可都没对我笑过呢。

好像一路上,他和吴忧真没怎么说话,董杭见吴忧不想说,还到外面和吴忧的四个好闺蜜聊了会。

小姐姐们哪里人氏,年方几何?是否婚配啊。

若有了未婚夫,介不介意换一个啊,若不想换的话,介不介意多一个啊。

宋宪他们倒是自己聊着,惟有杨修,一路无话。

而豫州已近在眼前。

所以横连七城的地位,就等同于进凉州的乌鞘岭。

就像董杭征凉州之时,破乌鞘岭都不能强攻。

强攻那就是伤敌一百,自损三千的打法,所以只能用计取乌鞘岭。

袁术当然也深知横连七城的重要性,所以他出了奇兵,可惜,孙祥托了雷薄几天,生生扭转了敌我双方的战局。

横连七城已在我军手中,袁术已丧失占据绝对优势的战略。

其实,不能说刘勋和雷薄带兵能力不行,只不过他们和袁术学的目中无人,骄傲自满。

上行之,而下必效之,所以将为军中胆,这句话并不是空说的。

这胆如果破了,那全军也必然崩溃。

你看曹操的军中,哪一个是弱兵,这也是将的缘故,而曹操一向以治军有方着称。

所以若这兵力不成,就算有致胜之机,也不过是错失良机。

而时间拖的越长,对袁术则越不利。

董杭没有后顾之忧,可是他呢。

董杭有董卓的西凉精锐驻守长安,袁术后方,连他自己都上前线指挥来了,这困在战场,进又进不得,退又不甘心。

横连七城,第四城,有孙祥依旧驻守在这城中,而第四城和第五城由于正是进豫州的门户,所以第四城和第五城只驻兵甲,而在路口,还有哨台,那是孙祥的副将,驻守在这里。

可以说,这里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之地,若大将军败,这横连七城将成为他们反攻的据点。

不是孙祥要这样想,而是为将者,不仅要考虑胜了该如何,还要考虑,若败当如何。

当然,孙祥觉得董杭不会战败,因为他见过董杭带出来的兵,令行禁止,军纪严明,更主要的是,董杭这只由黄巾残军拉起来的十万人,其战绩辉煌。

当然,战绩是一方面,要因时因地制宜嘛,可是就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说,袁术是客场作战,而董杭是朝廷的天策大将军,更兼有曹操弟子姻亲这层关系,这让全豫州官民的抵触情绪会小一些。

而董杭虽是双线作战,能够抽调的本部兵力很有限,可是樊稠也率兵参战。

当然,这并不是说袁术不堪一击,实际上,曹操和袁术打了不知道多少场了,也没讨到什么便宜。

最主要的就是袁术客场作战,又想快速制胜,一旦这个战略出现偏差,将打乱他的全部计划,甚至是因为这次失败,打败他,甚至消灭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是董卓之子》,方便以后阅读我是董卓之子第58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是董卓之子第589章并对我是董卓之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