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军的新战术

作品: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作者:风雪云中路|分类:历史|更新:2017-10-17 02:40:12|字数:7344字

此次日军明显摆出了与以往动辄抽调数万兵力,对太行山区实施大扫荡,但却因为自身兵力不足的原因,无法在根据地内长时间停留。只能在扫荡完毕之后,便收兵回营给太行山内的八路军以喘息之机的不同战术。

采取多路对进,对太行山根据地实施一点点的挤压式蚕食。而在壶北县境内,日军将原来一直驻扎在西部平原地带,担任封锁任务的伪晋南建国军一个营,重新编组后的伪壶北警备队、伪便衣队,加上三十六师团搜索联队两个中队,一个建制步兵大队兵分三路。

对壶北东部山区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利用兵力、火力,以及机动性上的优势,陆续重新控制了平川、落马、硚口一线。此次日军不在将落马、硚口、平川一线,全部交给伪警备队固守。

而是将伪晋南建国军的一个营,调往了平川至硚口一线。伪警备队则全部开往落马,以及落马与潞东之间的杨树岭驻扎。而平川镇则全部由日军一个中队,加上伪晋南建国军的一个连占据。

此次日军也就相当于将伪警备队,以及伪晋南建国军推到了前边。自己则在两部的身后,摆出一副督战的架势。并将伪军全部腾出手来,集中到了一起使用,以全力配合他们实施蚕食战术。

至于壶北县城的防务,则调来了伪晋南建国军的另外一个营。毕竟眼下控制着整个壶北境内白晋铁路中枢的平川,在日军眼中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壶北县城,同时又是控制东部山区门户的一个战略要点。

所以此次日军干脆将日军驻壶北境内的驻军大部,都迁移到了平川镇。只留下了伪壶北县政府、伪警察局,以及日军宪兵队驻守在壶北县城内。整个壶北县城防务,实际上交给了伪军。伪晋南建国军的司令部,也从长治境内迁到了壶北项城。

在重新抢占平川、落马、硚口三角地带,并完成了一系列的调整之后,在八月下旬开始日军两个不满编的中队,并重新组建后的伪警备队全部兵力,晋南建国军的一个营。在其余两路日伪军的策应之下,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从落马和硚口齐头逐步向东推进。

李子元多次试图集中兵力,先打掉这伙出头的日伪军。但都在其余几部日伪军的快速增援之下,兵力、火力都不占据优势的他,在面临日伪军三面合围的情况之下最终只能放弃原有的作战企图。

而日军则在重兵掩护之下一步步的将据点,修建到了落马以东的合川、硚口以东的曾家沟一线,几乎将钉子安插到了李子元的眼皮子底下。日伪军在逐步向东推进的同时,又抓捕大量的劳工,抢修从落马、硚口向东延伸的公路,试图将整个壶北东部山区一分为三。

随着日军稳步向东,将封锁线一点点的向东推进,李子元所部的活动空间有一点点被挤压的危险。而李子元想要再一次跳出外线,调动日军向西部地带增援,以牵制日伪军向东推进力度的想法,却因为日军严密警戒而最终无果。

在这三路日伪军的背后,日军组建了一个由三辆装甲汽车,四十辆卡车以及部分骑兵,组成的快速机动部队。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这个快速机动部队可以两个小时之内,抵达任何的地点。

面对着日军步步紧逼的战术,李子元带着部队不断转移以寻找战机,试图打破日军这种囚笼战术。但在各部日伪军衔接异常紧密的情况之下,李子元多次寻找战机的企图都以失败告终。

至一九四一年八月份,在日伪军的据点已经快要推进到李家洼一线的时候,李子元咬了咬牙准备集中东部山区的所有基干民兵,以及三个区小队的兵力,将手中所有家底都拿了出来准备打上一仗。

几经考虑李子元将设伏地点,选择在了日军向东推进桥头堡之一的落马至合川一线。这里是日伪军向东面新构筑据点补给线之一,周围的地形相对平缓一些。而且有些靠近南面的硚口,远说不上是眼下最理想的伏击环境。

但前次白晋铁路线上被日军,几乎打了一个反伏击的经历告诉李子元,有些时候在看起来越是理想的地形,日伪军警戒也就会更加的严密。往往越不利的地形之下,反倒是战机越充足。

所以李子元将这次伏击战的位置,选择在了这里。他的意思还是打破一环,从而引起连锁反应。通过调动日伪军,自己在想办法寻找战机。要不然日伪军采取多路出击,或是龟缩在据点内不出来的情况之下。只能坐视已经稳固下来的东部山区,一点点的被日伪军蚕食。

喜欢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军的新战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军的新战术并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