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战术

作品: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作者:风雪云中路|分类:历史|更新:2017-10-17 02:40:13|字数:7356字

等到前边由日军一个三人战术小组、一个班的伪军,组成的斥候过去后,队形拉的很开的日军才慢慢的走进李子元的伏击圈。看着日军队列拉的很开,摆出一副很明显的防伏击战术队形,知道自己没有退路的李子元,最终还是举起了手中的快慢机,发出了开火的信号。

随着李子元一声枪响,合川以西的日军抢修的这条公路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曾生与钱德福两个连,集中所有的轻机枪、步枪,在身后两挺交叉射击的重机枪掩护之下,向着日军队列全部开火。第一时间,将最猛烈的火力向着日军招呼过去。

虽然日军行进的时候,队形拉的很散,部分士兵的枪口也指向两翼的山路。但李子元第一波集中使用的机枪火力,相当的密集。在加上排子枪齐射,第一波的火力打击就撂倒了二十多个日军。

但尽管遇到突然地打击,当面日军的这个中队却没有任何的慌乱。而是立即各自寻找隐蔽处,向着李子元埋伏的位置还击,并组织小股兵力立即发起反冲锋,试图将埋伏在公路边上的八路给赶走。

在日军发起反冲锋之后,按照李子元的部署,两个连的轻机枪以及贺会章的重机枪,突然全部停止开火。等到日军反冲锋的兵力,冲到距离伏击阵地三十米的时候,才拉响了埋设在阵地前的*,外加铺天盖地的*向着日军砸了过去。

而贺会章手中的迫击炮,也在同一时间突然打响。一枚枚准确的落到了日军掩蔽地,将躲在隐蔽物后不断开或,掩护前边反冲锋的日军重新赶回公路上后。他的两挺重机枪又再一次复活,以准确的火力向着重新被赶回公路上的日军开火。

这个战术是李子元与何三亮两个人,花费了很多的苦心研究出来的。打日军伏击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日军在行军的时候,一旦摆出防止伏击的战斗队形,绝对是一块硬骨头。

没有固定的补充,如果不能缴获弹药,自己弹药是打一发少一发,这是自己的致命伤。而与日军作战除非搞出一些特殊的办法,否则缴获弹药和武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打伏击战,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与日军作战一般都是消耗大于缴获。

而且李子元不喜欢与日军打白刃战,除了日军白刃战技术熟练,单兵格斗能力强之外。他始终认为白刃战,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尤其是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枪身长刺刀也一样长,在白刃战之中往往很占据优势。

而伏击战一般都是近战,六五子弹穿透力过强,距离越近对日军杀伤力就越小,经常都是一枪两眼。而这种伤势对于日军这种军队来说,并不能完全让其丧失战斗力。七九子弹杀伤力是最大的,是打伏击战的首选。

但是如果与日军拼刺刀,使用七九子弹的步枪,就算是枪身最长的汉阳造和元年式,与日军拼刺刀都是很吃亏的。李子元可不认为大刀在白刃战之中,能够真的占到便宜,要是梭镖还是可以的。

所以但凡有可能,李子元轻易不愿意与日军打白刃战。尽管白刃战是李子元所部一个相当重要的训练项目,可李子元就是不愿意拼刺刀。不仅是往往很难占到太多的便宜,而刀伤甚至比三八式步枪,打出来的枪伤更难治愈。

在与何三亮仔细研究之后,李子元根据自己部队眼下的装备,搞出了这么一个战术。先集中火力打他一家伙,尽可能的给日军杀伤。然后全部机枪停止射击,一是节省子弹,另外就是引诱日军发起反击。

根据选择的伏击地点的地形,将*埋设到阵地三十米的距离,等到日军发起反击的时候,以*加上*招呼。并以射速快的驳壳枪以及冲锋枪,去对付日军战术小组的漏网之鱼。此时机枪在开火,集中火力打日军的第二梯队。

同时针对日军被杀伤的情况,选择是否发起全线反击。当然这个前提是,日军炮兵没有参战。如果日军有炮兵参战,这个战术搞不好会让日军的散兵线,在炮火的掩护之下,一下子将自己的阵地给冲垮。

日军炮兵尤其是九二步兵炮,敢于在两军散兵线相距不足五十米的距离之内开火。一旦部队被日军炮火压制住,三十米的距离日军一个冲锋就到了。所以李子元的这个战术,如果有日军炮兵参战,他是绝对不敢使用的。

喜欢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战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战术并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