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你当我二啊

作品: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作者:风雪云中路|分类:历史|更新:2017-10-17 02:40:24|字数:7380字

对于何三亮这番劝说的话,抱着郭小珊尸体不撒手的李子元,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尽管李子元没有哭出声来,但何三亮却知道李子元正在强压着心中的情绪,这样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只是李子元对于自己劝说的话,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让何三亮与马永成对视一眼,都感觉到有些束手无策。马永成犹豫了一下,将何三亮留下来继续劝说。自己则去安排安葬其他牺牲的战士,以及立即将伤员向后转送。

这一战对于这支新兵组成的队伍来说,就是相当于在炼狱之中打了一个滚。这股装备极其精良,战斗力也相当强悍的日军。虽说最终没有能够逃出去,但一场持续时间并不长的战斗下来,也让这个营伤亡将近一半还多。

一支主要由新兵组成的部队,就算是组织在严密。但是让一群新兵去面对这样的对手,无疑于是拿着鸡蛋硬往石头上撞。如果说老部队伤亡近半,还能勉强不崩溃的话。一支新兵组成的新部队,伤亡已经超过三分之一还没有崩溃,甚至可以说是用奇迹来形容。

当然,这个营伤亡过半还没有最终崩溃,也不可能用幸运两个字来形容。除了八路军自身组织严密之外,各级干部的身先士卒也起到了很大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李子元和张子健几个营级干部,一直战斗在最前沿起到了最决定性的作用。

在战场上部队能不能在关键时刻顶住,能不能在关键的时刻顶上去,不是靠一句两句口号就能解决的。作为最高军事指挥员的李子元,一直在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最前沿这种无言的举动。才是在伤亡不轻的情况之下,稳定军心不乱的定海神针。

只是战场上取胜的条件,并不是单纯的靠谁英勇就能决定的。双方参战军官和士兵的军事素养,能不能充分发挥武器装备的性能,才是决胜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面对日军这种训练严格,军事素养基础相当高的军队来说,不是单纯靠数量和勇气就能决定的。

一场不过是两个小时的激战下来,面对着一支三分之一只能依靠手枪作战,兵力只有一百二十人的日军队伍。这个新兵营尽管没有崩溃,但也承受了巨大的伤亡。特别是在日军极其准确的枪法之下,各级干部伤亡很大。

如果不是刘连明与贺会章汇合之后,从日军阵地后面摸了上来。如果不是刘连明带着的队伍,是李子元下过苦心训练的。在肃清日军背后警戒人员的时候,没有惊动其正在正面作战的日军大部队。

在渗透上日军阵地之后,短时间之内打乱了日军的阵脚,给李子元打近战争取了相当的时间。再加上日军战术上的死板,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百式冲锋枪的威力。面对压上来的八路军,居然想着用冲锋枪去拼刺刀。那么这一战,最终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单就那十几支南部式冲锋枪,近似步枪射击的极高射击精度,以及日军射手训练有素的扎实射击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步枪性能。外加那三挺轻机枪,和这支日军甚至还要超过一般日军素质的战斗素养。

就足以让李子元剩下的战士,全部在冲锋的时候伤亡余烬。除了自身英勇之外,日军死抱着传统观念不放,甚至有些脑残的战术,以及火力配备并整齐,也是取胜的另外一个条件。

只是惨重的伤亡让这场战斗,虽说最终以八路军一方胜利作为结局,但对于这个营来说连惨胜都算不上。从散兵线的那一边到最终决战的山坡上,到处都是牺牲战士的尸体和伤员。

这个伤亡数字对于一个新兵营来说,的确是有些过于残酷了。有些事情李子元可以不去想,但是在这个独立营的教导员,还没有配备到位的情况之下。作为眼下这支部队的最高政工主官,马永成却是不能不去。

好在这边的枪声,也惊动了山那边的总部。在战斗之中,接到报告的总部就近在周边几个村子动员了一批民工。在战斗结束之后,由政治部的一位民运干事带领冲了过来。对伤员进行抢救,对尸体进行掩埋。

那边马永成带着人,忙着掩埋牺牲战士的尸体以及抢救伤员。这边死死抱着郭小珊不撒手的李子元,对身边来来往往的民工和战士,就好像没有看到一样。直到一个身影站在他的面前,轻轻的道:“让烈士入土为安吧。”

喜欢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三百一十章 你当我二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三百一十章 你当我二啊并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