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武器的调整与减重

作品: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作者:风雪云中路|分类:历史|更新:2017-11-14 19:15:29|字数:7178字

至少将伤员和物资都给转运走,以便部队减轻负担。尽管马永成已经将多余的武器,都已经全部坚壁清野。重武器只留下了一门山炮,以及两门迫击炮、两门二十毫米小炮。重机枪也一共只留下来十六挺,编成了三个重机枪连。

除了两个营各下辖四挺制一个临时编成的重机枪连之外,李子元手中直接掌握了一个六挺制的重机枪连。只是在王均的建议之下,李子元手中的这六挺重机枪连,使用的都是苏制双轮重机枪、除了重机枪之外,同时还编入了六挺苏制转盘机枪。

王均告诉李子元,这些苏制轻重机枪虽说笨重了一些,可要是打防御战的话,火力持续性要比国造武器好的多。尤其是那些苏制轻机枪,四十七发的弹盘容量,一挺机枪顶上两挺捷克式机枪。同时王均还提出,用苏制轻机枪将部队中的歪把子机枪都换下来。

苏制重机枪虽说与国造二四机枪性能都差不多,但这种机枪枪架上有两个轮子,在平原地形运动很灵活。最关键的是这种机枪,枪筒身上的添水口很大。加水的时候,比二四式机枪要方面的多。除了子弹口径特殊一些之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要比系出同门的二四式机枪结构简单。

而且王均在详细的检查了几挺法制哈奇开斯重机枪,以及部队现在装备的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后,还是建议保留这几挺法制和日制重机枪。因为王均认为晋南山区行军作战的话,找冷却水并不容易。将这几挺气冷重机枪留下,可以在缺水的情况之下,保持部队的基本火力。

在王均的建议之下,李子元最终点了点头。采纳了他的建议,将原来的法制气冷重机枪,加上九二式重机枪调一营,加强四挺歪把子轻机枪编成一营重机枪连。从二四式机枪中挑选了状态好一些的,同样加强了四挺苏制转盘机枪编入了二营重机枪连。

同时将部队内的歪把子机枪都换装下来,除了调整到一营重机枪连的之外,其余的全部都坚壁起来。但是在张子健的要求之下,一营不仅原来使用的三八式步枪下来保留,编入一营的新兵,手中的武器也尽可能的换成缴获的三八式步枪。

毕竟中正式和捷克式的威力是大,可拼刺刀与三八步枪相比太吃亏。汉阳造和元年式长度够用,可李子元还有些看不上眼。谁有中正式不用还用汉阳造,这不是打着不走、赶着倒退吗?

不过李子元还是带上了两挺歪把子机枪,并携带了两万发的六五机枪子弹。这不单单是性能上的事情,而是战士也要熟悉自己的武器。这种苏制转盘机枪,战士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还需要熟悉一定的时间。

能不能将这种机枪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李子元有些不放心,还是携带了两挺歪把子机枪作为备用。尽管在调整完毕武器之后,王均带着几个了解苏制机枪的被俘人员,手把手的教,可李子元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原本李子元想要将七九子弹都带走,但所有的人几乎都表示反对。五十万发子弹,除了部队配发的每人一百发,以及轻重机枪配备的弹药之外,至少还多出二十万发。全部都带着在缺少运力的情况之下,部队多少有些不堪重负。

更何况还有那么的重武器要携带,大家还是认为除了给轻重机枪带一些备用弹药之外,其余的都还是掩埋比较恰当一些。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之下,李子元也只能从善如流,给重机枪除了原定的弹药之外,携带了七九机枪子弹和苏制弹药各两万发作为备用,其余的也埋起来。

不过*,他还是决定还是全部都带走了。迫击炮一共备了一百发的炮弹,山炮携带了四十发的炮弹,两门布雷达二十毫米小炮的炮弹则全都给带了上。原本李子元想带的,是那挺十三毫米高射机枪。

只是周同和王均都提出,二十毫米小炮与十三毫米高射机枪的重量差不多,但是威力远胜于高射机枪。而且二十毫米小炮不仅可以防空,在对地攻击的时候,威力也远胜于十三毫米机枪。既然两者的弹药都不多,还是以携带这两门小炮为好。

李子元在调整武器的时候,尽可能的以不影响部队机动为准。尽管周同对那门一百零五毫米重山炮,很是有些爱不释手。可也知道这玩意八百公斤的重量,对于部队来说还是有些饿太重,而没有强求携带着转移。

喜欢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武器的调整与减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四百六十一章 武器的调整与减重并对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