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阳明悟道

作品:明帝国的崛起|作者:九悟|分类:历史|更新:2021-06-11 16:44:48|字数:5032字

额外说一句,看各种笼统的历史资料,总说“明清”是儒学的黄昏,压抑人性,巴拉巴拉一堆。这是大错特错的!请把“明”从这些个话中摘除掉!

大明的读书人压抑个屁哦!能不能理解“诲淫诲盗”这个词?大明读书人最喜欢干这个。特别是明末时,商品经济的发达,其风气之张扬、开放,说一句“城会玩”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真正压抑的是满清,和大明有个毛线的关系。

大明的儒学,前有薛瑄断然的“修正”朱熹的理论。后有王阳明提出的“心学”,跳出理学的框架。一个个都是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我注六经”的人物。

所以,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儒学在大明并没有固化,还是有人在不断“修正”其理论。用现在术语,就叫“XXX主义的中国化”。对比起来,就叫做:孔子学说的大明化。

《数学》对河东派的冲击很大,但同样的有人在汲取其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的学说。

如今大明流传着一句话,据说是张昭在某次去京师大学视察时说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王阳明在竹林处来回走着。他也在思考他的理论。

他读书多年,两榜进士,自身的知识体系还是在儒学框架之内。但是:孔子之教,间相出入,而措之日用,往往缺漏无归;依违往返,且信且疑。

所以,他和赞同程朱理学的观点:万物皆有理。但是如何去获得、认知“理”,现如今的“科学”、“数学”,都是通过“格物”的方式,但是他认为应当是通过自己来获得。

何解?

致良知。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竹林处转悠累了,坐下来思考了一夜的王阳明忽而大笑,“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

“守仁早岁业举,溺志词章之习,既乃稍知从事正学,而苦于众说之纷扰疲苶,茫无可入,因求诸老、释,欣然有会于心,以为圣人之学在此矣!

然其辞官、复起、镇守、用兵,于圣人之教,且信且疑。

十七年冬,守仁得(张)昭书,闲居于平壤,苦读四月余,恍若有悟,体验探求,证诸五经、四子,沛然若决江河而放诸海也。然后叹圣人之道坦如大路!”

——《新明书》,王守仁传

喜欢明帝国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明帝国的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帝国的崛起》,方便以后阅读明帝国的崛起第七百四十一章 阳明悟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帝国的崛起第七百四十一章 阳明悟道并对明帝国的崛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