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照面全干掉

作品:鹰扬美利坚|作者:华东之雄|分类:历史|更新:2018-11-16 08:12:03|字数:4462字

肉眼能看到导弹吗?很难,一般肉眼看到的都是导弹尾部拖的浓烟,浓烟的前面,肯定就是导弹了,可以清楚地看到轨迹。

而aim-9l是无烟的发动机,在飞行中,尾部并不会拖着浓烟,所以按照道理,很难看到,虽然尾部依旧有燃烧的火焰,但是导弹是向着对面飞去的,火焰在后方。

在天空中,观察导弹飞过之后那浓浓的烟尘组成的轨迹,是最容易的。

同时,导弹叠加了战机的速度,最快已经达到了2.7马赫,加上对面飞来的苏-15,双方的相对速度超过3马赫,每秒钟就是一千米,想要捕捉到,太难了。

但是,奥西波维奇偏偏看到了,他居然用自己最锐利的眼睛,捕捉到了那枚飞来的导弹,这除了视力好之外,运气也相当重要。

但是那那个黑影,移动得太快了。

奥西波维奇没有躲避,很多时候,躲是躲不掉的,对付这种导弹,最危险,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着它飞,然后在最后时刻再猛地转向躲避。

尖脑袋的苏-15,向着那枚飞来的响尾蛇而去,双方的距离在迅速地缩小。

导引头里,苏-15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牢牢地占据着它的视野,这种情况下的打靶,应该是百分之百能命中的了。

奥西波维奇的目光,几乎全部望在那个飞来的黑影上了,那急速飞来的红外导弹,不会触发他的雷达告警接收机,但是却在他的视网膜上清晰地呈现,奥西波维奇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不自觉地加速。

不管是迎头,还是尾追,躲避红外弹的时机都非常重要。

机动得早了,那在导弹眼里,只不过是在原地兜圈子,消耗自己宝贵的能量,最终还是会被导弹击中的,这是徒劳的。

如果机动得晚了,那还没有来得及动,对方已经爆炸了,哪怕是一块碎片飞过来,都会给自己的飞机带来惨重的损失。

所以,时机是最重要的。

奥西波维奇的手,开始轻微地颤抖,以至于他都不想再盯着那枚导弹看,但是没有办法,他必须要看着。

而他的僚机,也在看着他,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两人居然都没有去看,那架雄猫战机呢?

内森没有飞走。

响尾蛇导弹是绝对的发『射』后不管武器,发『射』一枚导弹,成功地遏制住了两架苏-15,内森是可以继续飞过对方的拦截线,然后逃走的。

但是内森没有,就在发『射』那枚之后,内森就已经调转机头,向着第二架的苏-15,扑了上去!

对方的双机编队,离的并不远,内森只是稍稍修改航向而已。

苏联人,实在是太愚蠢了,居然想要迎着自己的导弹飞,难道对方没有听说过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吗?还是不知道最新的响尾蛇导弹,动力『射』程已经很长了?

不可逃逸区,是一个可怕的传说,如果在这个范围内被导弹锁定,那就几乎没有逃脱的可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完全是数据的对比。

战机通过机动动作最大可以甩掉g数三倍以内的导弹。战斗机机动能力受人体限制在9g左右,这还是叠加了抗荷服的作用,而aim-9l就已经达到了机动过载35g。

这说明什么?似乎是只要被响尾蛇锁定,就没有逃脱的可能。

但是,其中的数据是有水分的,所谓的机动过载35g,那是在动力『射』程的阶段,而普通的导弹,发动机都只能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就进入惯『性』飞行阶段,这种时候,就无法发挥出35g的过载来了。

比如它向上飞,那就掉速度,速度掉了,自然机动『性』就掉了。

但是,在动力『射』程内一旦被锁定,几乎不可能通过机动逃脱。这就是所谓的不可逃逸区。

刚刚双方迎头对飞,内森故意在同一高度上发『射』,就是为了节省导弹的能量,而在发『射』的时候,故意拉近了距离,在导弹的动力『射』程内,『射』出的响尾蛇。

对方可能会逃脱,但是几率太小了,而内森在这段时间里,没有闲着,他继续向着对方飞去,同时,将武器转换到了机炮。

内森没有使用第二枚响尾蛇。

这个时代的导弹,还有那个固有的特点,就是追向最大的热源,哪怕是自己锁定了第二架的苏-15,当导弹发『射』之后,肯定会追着第一枚导弹的屁股后面飞,这样,第二枚导弹肯定就废了。

苏联人的就更是了,为了更好地击中目标,红外弹和雷达弹是一起使用的,但是必须先发『射』红外弹,否则红外弹就追着雷达弹的屁股了。

两架飞机离的比较近,在干掉第一架之后,肯定来不及对第二架进行锁定『操』作,至于回头缠斗?内森没有那个功夫。

他必须要利利索索地干掉这迎头飞来的两架飞机,一个照面,就把他们全部干掉!

只有这样,才能够震住其他的苏联人,就和古代的那些猛将一样,拍马上前,一个回合,就把对方给戳下马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鹰扬美利坚》,方便以后阅读鹰扬美利坚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照面全干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鹰扬美利坚第二百零八章 一个照面全干掉并对鹰扬美利坚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