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意外的释然

作品:钗头如霜|作者:翩百里|分类:古言|更新:2019-05-15 00:25:54|字数:4602字

几人进入走道一直行去。

龙霄天一边走,一边回答白霖霜刚刚的问题,“师父当然愿意教徒儿了。那么,我们就慢慢学吧,先从这路上的机关讲起……”

五人慢慢消失在竹林内。

一路上,龙霄天一直在给白霖霜讲解路上的机关。

听过后,白霖霜不得不佩服龙霄天过人的才智。这些竹林里有很多机关,大概二十米左右便设置一个。

触动机关后,有时候是掉进深洞,有的时候是飞出箭矢,有的时候是绳索套住吊在竹林内……

上面那些都比较普通。越是深入,有些地方竟布有迷雾,有的地方种着食人花,有的地方种着一片含着剧毒的花,有的地方栽着迷幻草……

总之,应有尽有。难怪进去的人从未出来过,亦或者出来了,也忘记了自己是谁。

走在幽深的竹林内,如果是一个人的话,不是胆大的,可能越走到里面,内心越是慌乱,像是掉进没有尽头的深渊。

每走一段路,需要打开一个机关,从第一次那样分出一条走道,才能安然无恙。

终于,差不多半个小时过去了,打开第十个机关后,走了一段路,几栋精致的碧瓦建筑出现在了视线里。

环顾四周,四处皆是竹林,一片幽绿,青山绿水,清雅小筑,青竹环绕,当真是一处胜地。

建筑前一块巨大的石碑上刻着三个大字——“竹阎谷”。刻法与谷外那块石碑上的迹法相同,应该就是面前这人刻的。

龙霄天在前面带路,几人跟着他走过去。

近前时,那里矗立着六座小屋,每座小屋的门外布置几乎一模一样,一条青石路将这六座小屋分开,左右各三座。

视野之内,沿着青石路走下去,坐落着一座八角亭。

从八角亭绕出去,便是一方湖泊。湖泊内的水泛着幽绿,岸边放着一艘硕大的画舫,既高雅又奢华。

虽是如此简单的布置,却别具一番风味。

“老头,你是一个人住在这儿吗?”白霖霜看向身旁的龙霄天问道。

“以前和老伴一起,后来她走了,一直都是一个人,也差不多习惯了。”龙霄天神色不明,带着些怅惘地说道。

“你有孩子吗?”白霖霜淡淡看着远处的碧湖。

龙霄天带着些伤感的神情回忆道:“以前,我们有过一个孩子,那个孩子,长得特别可爱。从一出生,我就盼着他长大呀,好传授他一身本事。”

叹了口气,他又继续说道:“可惜,在他三岁那年,不幸患了恶疾,以那时我的医术,却是救不回他,终是去了。后来,老伴也因为这事,郁郁而终。就这样,后来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他的眼底似乎孕育着一种叫悲伤的东西。

白霖霜内心一涩。她看着龙霄天问道:“我是不是提到了你的伤心处?”

龙霄天的神情突然转变,又哈哈一笑,“旧事总须缅怀缅怀。不过,人生匆匆数十载,那些伤心的事,总该是几杯小酒酌饮,便随风而逝,往事已去,就该忘了它。”

白霖霜也释怀一笑,看着对面的碧湖,眼睛里流露出感怀之情,“是啊,每个人的出现或者逝去,都带着他的使命。不管是令人艳羡、光芒万丈的身份,还是满怀悲痛、不得善终的结局,都是宿命。”

停了停,又继续说道:“有的时候,我们总是去羡慕别人活得如何肆意洒脱,却又怎知,那张面部充满欢乐的灵魂又是何等的悲哀。人往往就是这样,总是流连于一时的悲苦,而忘记了整段路程的快乐。

如此循环往复,只会徒增烦恼,而恰恰却不自知。等真正告别活着的时候,一切又好像都想通了。那所有的悲伤皆是磨炼,那所有的快乐都是劫数。

其实只需小饮几杯,这其中苦乐便消弭无踪。那种种无奈和惆怅,皆是心中的魔障。

心若不静,万物皆动。心若静了,万物皆宁。”

白霖霜从湖上收回目光看着龙霄天,眉眼带笑,道:“不如找个时间,老头与我一同尽饮几杯?虽然我并不热衷饮酒,但不去体味酒的味道,又怎知生活的乐趣呢?”

幽韵看着面前与往日大不相同的白霖霜,只傻愣愣地看着,无法回神。

墨霏也沉浸在白霖霜那释然一笑里,一动不动。

墨泠凝视着眼前褪去冰冷的白霖霜,只觉得内心深处有一道声音在呐喊:“我想一辈子都让她像这样笑下去。”

虽是同样的脸,今日的她,好像九天之上的太阳,暖暖地,照进了内心那方寸之地,让他有点窃喜,又有点微微不适,矛盾不已。

龙霄天看着眼前的小女娃,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已复杂万分。

虽然小小年纪,但似乎早已看尽了人情世故。刚才那一番话,如果不是他亲耳听见,他绝对不会相信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

那种语气——那种感同身受的语气,如果说她不是亲自体验过,怎么会有那种看破世事的眼神,那种仿佛一切尽在所料之中的释然和洒脱,那种看尽人生百态的苍凉与无奈,或者说是回忆,感情真挚,有感而发,好像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着实惊吓到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钗头如霜》,方便以后阅读钗头如霜第十七章 意外的释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钗头如霜第十七章 意外的释然并对钗头如霜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