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陈情

作品:明末之虎|作者:遥远之矢|分类:历史|更新:2019-06-10 00:47:51|字数:8234字

而在这时,另外一名皇子,永王朱慈炤,这名年仅十岁的孩子,则用一种警惕与畏缩的眼神,紧紧地凝望着脸色峻然的李啸。对李啸的一众军兵,有种莫名畏惧的他,则是下意识地后退,瑟瑟地缩成一团。

最终,还是李啸安排手下军兵,将他们二人绑于马背上,又带上了一众逃亡的太监与官员,一路保护着他们。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才拼死带着这一众人等,逃出堪为人间地狱般的北京城。

往事幕幕,如梦似幻,李啸想到这里,忍不住一声长叹,心下的滋味,是说不出的苦涩。

真没想到,这个自已拼死救出,又一手扶上帝位的少年,竟会如此地怨恨自已,竟要对救他性命的恩人痛下杀手,这,这简直是一个荒诞至极的黑色笑话。

难道,自已的救命之恩,都抵不住他对所谓权力的向往吗?自已的拥立之功,都抵不过他不顾后果蛮横行事的冲动吗?

朱慈烺啊朱慈烺,你真的以为,一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本王,会有这么容易,被你用这般儿戏似的手段给除掉么?

你又是否真的以为,在除掉了本王后,你就能顺利当权,一举统御全国,并让那南边的弘光监国与镇南侯郑芝龙,都乖乖地对你俯首听命么?

真真笑话啊!

唉,若是先帝在天有灵,见得你这般幼稚举动,只怕会气得从坟墓中活过来吧。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恩将仇报,这就是所谓的斗米恩人升米仇人吗?

李啸内心无比压抑挣扎,许久后的他,才重新恢复了理智的思考状态。

是不是,自已可以反过来自问一下,自已这个大明唐王,又是真的把朱慈烺当成了大明帝国的继任者,从而一心一意地忠心辅佐他吗?

这个问题,李啸不能说服自已。

这样的乱世,只有极有能力的统治者,才能掌控时局,才能扭危为安,才能将这一片混乱的时局重新恢复正常,才能将分崩离析的华夏大地,重新统一宁靖。

这样对能力要求极高的事情,那位毫无从政经验的少年皇帝朱慈烺,自是毫无办法应对。

因此,在现在的状态下,乖乖地成为一枚听话的橡皮图章,成为一名坐享其成的傀儡皇帝,应该是朱慈烺最好的选择。

可悲的是,这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不懂得自身的实力,不懂得进退与分寸,不懂得他现在的一切,其实是多少地来之不易,反而轻易地被人蛊惑,被人利用,竟反过来要向自已的恩人,向一手推他成为皇帝的功臣下黑手,真真令人无语而难过。

李啸甚至在想,这样多疑而善忌的君王,就算自已在平定天下之后,向其交出权柄与军队,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为了维护自已的权威,为了保证最高权力不被他人染指,他也一定会对自已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以绝后患。

所以,现在的自已,其实无论表现得多么忠顺,多么听话,多么地维护所谓的皇家威严,其实到头来,都是难逃一死。

李啸悲哀地想到,古代的权臣,之所以基本都会走到争夺皇位的一步,其实说起来,也是多有不得以之处,甚至只不过想要自保而已。

毕竟,位高权重又手握重兵,这样的人物,不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让帝王们有如芒刺在背的存在。这样可以随时威胁到帝位与江山的权臣,如果不除之而后快,而是任其在卧榻旁边酣睡,除非这个帝王是个白痴。

所以,这些表面风光无比,其实已是无路可走的权臣们,最终会无奈发现,自已若想保全自已及家族人员之性命,其实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古来今来,皇帝与权臣之间的斗争与杀戮,史不绝书,多如牛毛,简直就是中华大地上一首唱不完的痛曲。

而现在,这个残酷而冰冷的选择,终于轮到自已了……

想到这里,李啸只觉得头脑中一片迷乱,内心之中,更是若涩难言。

那么,既然重兴皇帝朱慈烺打算对自已动手了,那么自已又该怎么去解决这件事呢?

李啸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最简单的处理方式,便是弑君了。

如果自已立即揭露重兴皇帝的阴谋,转而以雷霆之势将其处死,然后或是自立,或是另立其弟永王朱慈炤为帝,这样的做法,可行吗?

李啸摇了摇头。

这样简单粗暴地处理此事,会让自已在内政与外交上,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首先,纵是朱慈烺有错在先,但若真要由李啸动手去做弑君之事,那一定会给自已蒙上污名,也将会大大降低自已在臣属中的地位与威信,更会给大顺大西满清等敌国,制造污蔑自已的口实。

而在这局势未定天下未稳之时,自已就急不可待的弑君自立,这样的政治事件未免太过残酷血腥,这副吃相也未免太过难看。

李啸是个聪明人,当然不想得到这样一个相当差劲的结果。

而如果,只是将重兴皇帝朱慈烺给关押下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虎》,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虎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陈情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虎第七百六十四章 秘信陈情并对明末之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