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

作品:明末之虎|作者:遥远之矢|分类:历史|更新:2017-08-27 01:34:42|字数:10090字

“多谢唐国公,多谢李大人不杀之恩。”见李啸承认了自已的功绩,对自已与下属部下不加惩罚罚,孙延龄一脸喜色。

“好了,那等明天,你就和你部一齐乘我军船只返回山东吧,至于那些投降的满蒙军兵,则全部罚为苦役,挖矿效力。”

李啸进一步下令道“好,在下现在已投唐国公,早是随李大人处置安排。”孙延龄大声禀道。“嗯,你且退下吧。”

“谢唐国公。”

在孙延龄诺诺而退后,李啸长长地吁了口气,脸上不禁泛起笑容。

好么,从下午下船来,到这天黑时分,不过两个多时辰,自已便一鼓作气地,将这个号称辽南最坚固的旅顺城给打下来了。这攻城速度这么快,倒还真让自已足以得意一番呢。

不久,监抚司的统计名单也报了上来。

据报,此城中,共有各类百姓近五千人,以汉人为多,其余的满蒙居民约有近千人。

另外,城中缴获了黄金二百余两,银子两万多两,绸缎皮货等物约三百匹,各类军械盔甲无数。

李啸立刻下令,让城中百姓,好好打点行装,准备明天天亮后,便与投降的军兵一乘船返回山东。

而缴获的银子与武器,也一并随船装运回山东去。

当天晚上,李啸在旅顺城中官堂住下,却没有立刻休息,而是紧急召见了兴中镇镇长兼甲营营长田威,以及甲营副营长陆展材二人,一道来官堂议事。

这甲营副营长陆展材,原是辽东流民,最早从锦州城外,当时形如乞丐一般的他,因身体还算壮实,被选入李啸军中,后来又随着李啸南渡渤海,来到山东赤凤堡。

陆展材在李啸军中,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实施军阶考核制度后,被评为枪兵上士的他,从此受到李啸关注。

后来,平流寇,打鞑虏,平吕宋,定新几内亚岛,陆展材一步一个脚步,从枪兵上士起步,到甲长,哨长、总长,最终提拔为兴中镇甲营副营长。

对于自已现在的职位,陆展材十分满意,对李啸堪称感恩戴德。

烛光摇摇下,一张硕大的牛皮地图前,三人围桌而坐,开始商讨下一步的行动安排。

“李大人,那我军又要如上次那般,先扫荡金州,再去攻打复州吗?”田威轻声问道。

李啸点了点头,认同了他的说法。

“嗯,就如上次一般,明天起,兵分两部,一部以骑兵为主,由展材率领,先在这金州城外纵兵大掠,另一部以火器与步兵为主,由本公和田威亲自率领,北上攻打金县。金县若克,则再折向西北往攻复州。”

听了李啸的命令,田威与陆展材二人,皆起身称诺,大声领命。

接着陆展材以一种颇为犹疑的态度,向李啸轻声问道:“唐国公,若金复两地的清军,吸取了上次被我军偷袭的教训,眼见得我军再度攻来,便立刻弃城而逃,那么,我军又当如何?”

听了陆展材这些话,李啸不禁皱起了眉头。

是啊,若是清军吸取了教训,见到唐军一来,就弃城而逃的话,自已的进攻,可就真的白忙乎一场了。

而且,如果这些家伙做得更狠一点,干脆裹胁了百姓一起北逃,这样一来,自已想要达到的消灭清军,掳掠百姓的目的,可就根本不可能办到了。

李啸沉思良久,眼中却是一亮。

“二位,纵然清军已有防备,我等却也绝不可无所作为!”

“哦,李大人之意是?”

李啸伸出手指,在地图上的一点,重重指下。

看到李啸所指的地方,田威与陆展材,二人不觉呆住了。

他们看到,李啸所指的地方,是沈阳的东边,也就是清朝的发源地,赫图阿拉城!

赫图阿拉是满语,汉意为横岗,位于今天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在史学界被称为清朝第一都城,是努儿哈赤所建,整座城池,依势筑于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之上。

这位城池,背靠高岗,前临苏子河,凭山环水而建,整个城池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四周都筑有高高的城墙,这座城池险峻陡峭,可谓易守难攻。其中,还分有内外两城,内城周长四里,外城周长十里。

1616年,努儿哈赤在这里登基和汗,建立了后金国,三年后,又在萨尔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战果,为后金国的稳固,以及后来逐鹿中原,统一华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在天聪八年时,被皇太极尊称为天眷兴京,位于三京之首。

可惜的是,在真实历史上,这座极具历史与考古意义的城池,却在1904年时,在日俄战争中,被暴虐凶狠的沙俄军队所焚毁,整个城池破坏殆尽,原有风貌荡然无存。城中的满汉百姓,男的大部被杀,女的遍遭奸婬,光绪皇帝听闻后,连日号泣却无可奈何,实为近代中国史上的一笔血泪深仇。这座赫图阿拉古城,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由国家拔款,加以修缮维护,并将改建成了当今辽宁的旅游胜地与满族风情文化园,算是这座历尽沧桑的老城,终于焕发了新颜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之虎》,方便以后阅读明末之虎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之虎第四百七十四章 斩汝头,献投名状并对明末之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