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启航者文明

作品:开局带AI流浪宇宙|作者:月非是月|分类:科幻|更新:2023-09-09 21:32:21|字数:4864字

“是时候了,踏出我们的第一步,这也是我们文明的一大步。”

一艘飞船依靠在一颗小行星工厂外,这艘飞船有足足700米长,外形像是一个没有尾巴的鲸鱼,上半部只有一点点弧度,而飞船下方却挺着一个大肚子,如果将其放在水中,说是一艘船也有人相信。

不过这就是一艘飞船,74万吨的自重,其中的科技含量也是顶尖的。

一个看起来和人类差不多高,但身体如同竹节虫般纤细,四肢感觉如同竹签子般的生命喜悦的看着这艘自己文明的杰作。

此时它回头就能看见孕育它的母星。

那是一颗只有87%火星质量的行星,其外表甚至只有稀薄的大气,整个星球表面覆盖着冰层,围绕恒星公转一圈大概需要417个地球天,每一个公转期只有78个地球天行星表面的冰层是化开的,因为那个时候借助公转轨道偏向椭圆更接近恒星。

就在这样一个苛刻的星球上,它们的文明诞生了。

这是多么不易啊。

“如我们这样的行星都能诞生出文明,宇宙中应该存在很多文明才对,但我们文明有记载以来的余个恩泽(约等于年)都没有关于外星生命的确切记载,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文明极度先进呢?”

每一个文明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如果如联邦一样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自然可以知道,之所以很多文明在发展初期没有遇到外星文明,是因为宇宙太大太大了,而文明能够占据的空间有限。

还有就是,越高等的文明诞生的条件也就越苛刻。

如橄榄枝文明,如丝文明,如联邦,都是数万年数十万年才成为2级文明中较为中游的文明。

若要更强,那得需要又一个百万年,甚至多个百万年。

在联邦的理论模型中,一般的3级文明发展时间大概是3000~4000万年,快一些的可以达到1000~2000万年,而如果经历过许多次科技爆炸的最少也需要500万年以上的时间。

虽然这对于宇宙的寿命来说并不算长,但也绝对不算短。

如果将一个星球从诞生最低等的生命到诞生高等智慧生命的周期算进去的话,再算上文明因为各种原因毁灭,自我消融,那么出现3级以上的文明周期和可能就会无比长和无比小。

不过这都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才能感受到和看见的。

“我们的文明已经完全的掌控了我们的母星,并开始对周围的行星进行开发,利用自己的恒星进行发电。”

“此次,我们希望踏出我们的第一步,进行一场星际殖民,这是伟大的,我们将走向真正的星际时代。”

在星际初期就进行跨恒星系的探索,这是一种愚蠢又聪明的决定。

如果说外面没有其他文明,那么这样做无疑会带来尖端科技的发展,也会增加能源的开采。

毕竟恒星系中大部分物质都在恒星之中,而除恒星之外的90%以上的物质都在行星内部,行星外表可开采的资源加上小行星可开采的资源,其实可能只有一个恒星系总物质的万分之一。

还要考虑到这万分之一中大部分都是硅、碳等丰度极高但在低级文明中应用没有那么尖端的物质。

这些物质作为基建可以,但去做飞船或者其他什么能源装置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总体来说,一个恒星系的资源其实还是比较有限的,特别是宇宙中大部分都是红矮星的情况下。

“点火吧!”

该文明的领袖挥舞着六只手。

飞船完成了点火,控制它稳定的机械臂放开,它开始朝前加速。

第一阶段加速并不是飞船自身完成的,而是在后方的推进装置,如火箭推进器一样,在完成了加速燃料耗尽之后这一截推进装置就会脱离,这样的推进装置有3节,最后再由飞船自身的推进装置进行加速。

一直到3天之后,终于加速到了241.75km/s的超高速。

最近的恒星系距离它们有3.39光年,那是一个比它们大一些的恒星系,主星的质量比它们的母恒星质量多出27%,同时恒星系内也有4颗行星,其中有2颗气态巨行星。

那是理想之地。

这趟旅程的时间为4000年。

任务本身存在争议,大部分生命相信如果再发展1000年,做出来的飞船绝对能够追赶上前者,那何必浪费资源在第一艘飞船上呢?

然而如同其他科技一样,大部分的民众都不知道在它们见过的成品之前有多少的失败品,没有任何科技上的突破是一蹴而就的,总会有先行者去收集数据。

所有科研者都清楚,这艘飞船的任务并不是达到,而是过程,也是一种象征意义,一个文明前进的希望。

没有一个东西在那里,那么谁又会相信自己可以呢?

这是它所承载的。

它的名字也被正式的命名为了“启航”,不仅是飞船的启航,更是文明的启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带AI流浪宇宙》,方便以后阅读开局带AI流浪宇宙第256章 启航者文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带AI流浪宇宙第256章 启航者文明并对开局带AI流浪宇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