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恒星能源汲取器,研究星城

作品:开局带AI流浪宇宙|作者:月非是月|分类:科幻|更新:2023-12-15 07:03:03|字数:8072字

严夏很快就离开了超星科技公司的总部。

要研发东西总部不能胜任,所以就需要到之前乔托分说的研发星城。

研发星城背靠整个恒星系的能源作为支撑,可以完成很大规模的研发任务。

当到达恒星系的时候,严夏发现这里的能源装置有些不同。

联邦现在已经几乎将所有恒星系的能源采集方式变成了引力能装置,撤销了大量的戴森云。

戴森云的能源收集效率很低,只有引力能装置的17%,而且还有一个弊端。

那就是如果戴森云100%的收集恒星能源,那么就意味着这颗恒星不发光了,它发出的光子都会被截留,联邦现在不太缺少那点能源,大部分恒星能装置都直接放在了星城上,然后有些是供应械神。

联邦在光热能转换的设备上,每个恒星系都控制在了30%以下,也就是保持至少70%的光是会释放出去的。

有利有弊。

利就是对于联邦生命生活质量的提高,毕竟一切都用假的,那么就会给生命造成一种压抑感,这就和21世纪的人永远都待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一样,如果偶尔去爬爬山,看见一些自然的神奇,那么就可以排解一些焦虑。

还有就是恒星的光芒本身就可以做为导航,星空中的定位就是依靠恒星光亮的,如果处于一片黑暗的星空,是有可能会迷路的。

这些都是小利,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维护成本问题。

戴森云面积很大,每年的维护费用太高了,引力能装置比戴森云维护成本低。

现在联邦唯一还保留戴森云的其实也就水委一的环形世界了,因为环形世界比较耗能,而且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环形世界中,而环形世界是可以看到恒星的,其余戴森云都在环形世界更外围。

撤销戴森云的弊端当然就是能源的降低,大概可能会降低整个联邦能源5%~6%,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字会逐渐变小。

超星科技公司的这里用的不是戴森云也不是引力能装置。

而是一个巨大的恒星能源汲取器。

顾名思义,它就像一个吸血虫般在恒星的表面疯狂吸收恒星的能源,这种吸收是掠夺式的。

这种东西是从最开始的恒星毁灭计划中演变而来的,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矮行星级战舰也都有装配这个装置用于快速充能。

其每年能吸收的能源是一个标准恒星自然释放能源的140~200倍,这取决于恒星能源汲取器的大小和功率。

这很恐怖。

可以将一颗恒星当做200颗恒星用,但很容易造成恒星崩溃。

一颗恒星走向死亡可能需要10亿年,而被这么吸,它只有500万年的寿命,它由于是被一个方面吸收的,它内部也会随着能源被吸收走而极为不稳定,它会出现大量的恒星风,浪费更多的能量。

所以通常来说10亿年的恒星在被吸收100万年之后就会彻底死亡,最多不会超过200万年。

这依旧相当久远,也是因为恒星能源汲取技术的进步,可以在不毁灭恒星的前提下直接开采高温高活跃的能量。

“也难怪会说不缺能源。”

严夏看着这颗恒星觉得有些可惜,这就像一片森林被砍伐了,而恒星就是宇宙中的树木。

如果联邦全部采用这样的方式去收集能源,那岂不是说可以直接到达2.7级?

之前联邦的官员也有类似的想法,层层递交上来,被严夏和Ella否决了。

联邦的重心还是以人为本,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而不是一个赛博朋克风格的文明。

联邦用恒星来换取能源只会让联邦本身变得很不稳定,当社会不稳定的时候,那么紧随着就是人才的流失,新生代人才诞生困难等等连环问题。

如果是像紫色荆棘文明那样的社会模式就不会有问题。

但那种游牧文明本身也有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宇宙对于所有文明来说都是未知的,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哪一天会碰到一个超级文明,然后直接就被灭了。

特别是这种文明十分依赖发展和掠夺带来的红利,当发展遇到瓶颈之后,内部就会出现矛盾。

而如果掠夺出现了问题,那整个文明就会如玻璃般瞬间碎裂。

恰好的一点是。

宇宙资源多的地方往往就有更高级的文明,那么游牧文明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就必然要去挑战更高级的文明。

若只是看着一些小肉,就好比一个千亿规模的公司,每年的利润只有100万,那不搞笑吗?这个公司还能做得长久吗?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做一个游牧文明比做一个正常发展的文明更难。

因为它要保证自己得到的所有东西都必然能转换为收益,那么它才能再度去完成下一次的掠夺,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不是种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况且就算是种田如果出现旱灾那也直接可以让一个农民全家饿死。

严夏不会允许联邦走这条道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开局带AI流浪宇宙》,方便以后阅读开局带AI流浪宇宙第453章 恒星能源汲取器,研究星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开局带AI流浪宇宙第453章 恒星能源汲取器,研究星城并对开局带AI流浪宇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