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赵佗挽狂澜

作品: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作者:修仙狂徒|分类:女生|更新:2019-09-23 17:24:10|字数:6204字

翌日,大军继续开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秦军攻下了不少城池, 每占领一处,屠睢对当地抵抗的人大开杀戒。赵佗规劝屠睢不应杀戮,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屠睢不以为然:“顺我者昌,挡我者死!尔若是不服,尽可向皇上递送奏章!”

“末将不敢。”赵佗拱手道……

因为屠睢血腥暴力,一意孤行,秦军遭到了更为强烈的抵抗,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进入西瓯腹地以后,南方炎热,湿气很重,瘴气弥漫,不少将士因水土不服,战斗力明显下降;后勤给养不便,粮饷接济不上,进攻的步伐被迫停止了。

为了解决粮草和武器供给问题,迅速征服岭南,同年秦始皇南巡来到湖南之地,作出了凿渠运粮、深入越地的重大决策。此项艰巨的任务,交由监察御史史禄和三位石匠担纲。

秦将监禄(史禄)动员军队在兴安(今广西境内)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他吸取李冰在成都筑都江堰、郑国在关中渭河平原筑郑国渠的经验,进行开凿。

公元前217年,灵渠破土动工。秦朝军士和当地人民一起,付出了艰苦劳动,劈山削崖,筑堤开渠,把湘水引入漓江,历经三年,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乃成。当然这是后话了。

秦瓯之战进入了相持阶段,屠睢大军和西瓯部族军队互有攻守,屠睢下狠心想一举击溃西瓯部落,实现此前在秦皇面前夸下的的海口,为自己挽回颜面。无奈中原距离湘桂战场太远,交通不便,后勤供给困难,粮草和武器经常不足。

秦皇下令命屠睢就地垦荒,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于是在湘桂边陲——越城岭广袤的山野上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秦军“大生产运动。

漓江前线,屠睢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每到一处,凡是遇到强烈抵抗的部落,十五岁以下的不论男女统统杀掉。珠宝、金银及其他贵重物品、粮食统统洗劫一空。

随后一把火烧了部落的房子,可怜的西瓯人不冻死,也要饿死。屠睢的这一举措,遭到更多的部族更为强烈的抵抗。秦军死伤越来越多。

这一消息传到了咸阳,蒙毅写了一个奏章,要求撤换屠睢。赵高把这一奏章压了下来,报喜不报忧,而秦皇不知道,继续做着他长生不老药的梦……

因为越族人潜入屯田之地烧粮之事的发生,不久古田地区增派了一万秦军精兵,以确保大生产运动的顺利进行。

各地征集的农具随着驿道陆续运达了古田,沼泽密布的水草地很快变成了大片的良田。高粱、小麦、小米、粟等在这里落到生根发芽了,长势喜人。

看着这庄稼一天比一天高,赵佗心里踏实了不少,而后屯田部队又在周围继续垦荒,扩大耕种面积,尽可能的得到更多的粮食,供应前方……

疏通粮道后,屠睢集合所有机动部队,准备对越人发动最后的攻势,要将他们全部赶出西瓯。越人退辟丛林,与秦军周旋,展开了游击战,秦军辎重不能在丛林中发挥优势,一时无法取胜。几十万大军追着越族士兵,疲于奔命,老是被牵着鼻子跑,又无可奈何。

一天,屠睢率领部众走在最前面,大摇大摆来到西江畔的三罗地域视察时,路经一个大树林,当地土人早已埋伏在林中,突然一声唿哨,乱箭齐发,将秦军拦腰截断。

屠睢挥剑挡格,无奈射来的箭又多又密。暗箭难防,屠睢的面颊与身子中了两支毒箭,血流如注。这些毒箭是浸泡过蛇蝎剧毒的,见血封喉,屠睢当场从马背跌落下来,坠地身亡。

没有了主帅,秦军大乱,越人乘机追杀,毙秦军数十万。幸好副将赵佗率10万大军及时驰援,指挥镇定,将士们奋力掩杀,击退了疯狂的越人,秦军才没有遭遇灭顶之灾。

喜欢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方便以后阅读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第351章 赵佗挽狂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第351章 赵佗挽狂澜并对荣华路之我不为刀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