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食姜

作品:池净|作者:错姑娘|分类:古言|更新:2018-12-02 08:20:36|字数:4436字

姜能助阳,茶能助阴,二物皆消散恶气。可见,二物皆有益处也。

然而为何孕『妇』的床底下不能放发芽的生姜?而且为什么是生姜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药』铺的小伙计正要发问,却见沈大嫂脸『色』苍白着出现在了门口。

“姑娘...”沈大嫂唤道,手里紧紧握着一样东西。

池净转过身来,有些不赞同地皱了皱眉:“你怎么下床了?我不说了你现在的情况千万不可以出来,以免吹到了冷风着凉?”

“没关系。”沈大嫂怔怔地回了一句,身子仍很虚弱,眼前也有些发黑,但她坚持着摇摇欲坠地走了过来。

这是怎么了?池净往沈大嫂的手里扫了一眼,当即了然。

“姑娘,你方才所说的,是否这样的生姜?”沈大嫂走到池净跟前,慢慢地打开手掌,手里握住的东西便展示在众人面前。

“正是。”池净道,同时注意到她手上的姜块旁支有五截姜节,恰好长成了一个人的手掌模样。而最形似大拇指的那个姜节上,发了一根嫩白的长芽,芽的尖端是一抹绿『色』,这抹绿『色』刺痛了沈大嫂的眼。

再看看玉瓶怀中熟睡的孩子的六根手指,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是我害了我儿。”沈大嫂沉痛地闭了闭眼,身子一晃,身后闻声赶来的沈大哥及时扶住了她。

“这怎能怪你?”池净再次皱紧了眉,别说这些乡亲们,就连她在现代那时也极少听说有这种事。“不知者不罪,沈大嫂,这不是你的错。”

...

穷苦人家的屋中都是以泥铺成的地面,根本铺不起地砖。泥地本就湿气重,而常年农作的家中又习惯于将农作物放至床底以便日夜守着。因为放在厨房的话极有可能会被贼人偷走——哪怕那只是几块姜,几只鸡蛋,几只南瓜,又或者几棵青菜。

尤其姜与蒜类,放在不见天日的床底下,加上泥地『潮』湿,便极为容易发芽。

“姑娘,仅仅几块放在床底下的发芽生姜就能使腹中胎儿有异常?”沈大哥不忍妻子过于自责,忍不住要问个明白。

“发芽的姜当然不一定,但腐烂的姜会产生一种名为黄樟素的毒素,这对人体是绝对有害的。还有,沈大嫂,这些发芽的姜,你近来可有食用?”池净问道,干脆一次『性』全将这些禁忌说与众人听。

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姜的妙用极多,益脾胃,散风寒,止呕,更增强气血运行,解鱼蟹毒,解『药』毒。但古人有言秋不食姜,因辛走气泻肺,更有秋姜夭人天年一说。

所以秋天是极不适宜食用姜的,尤其是发芽或烂了一半的姜,因其本身营养价值已经降低甚至对身体不利。

“有。”沈大嫂也不含糊其词,将自己月余前偶受风寒后曾饮用过姜汤驱寒一事道出。虽说不知者不罪,但只怕她此生面对儿子都会心中有愧。

“我现在基本可以肯定,你是因为床底下的烂姜长期散发的气味影响了你的胎儿健康,还因为食用过这些多半发芽且半腐烂的姜,所导致的孩子手部畸形。”池净听罢,残酷地总结道。

曾在北魏时期便有位名为贾思勰的儒学家曾在自己所着的《齐民要术·种姜》中提及:姙娠不可食姜,令子盈指。

而到了唐朝,后世里被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也曾说过:“八、九月多食姜,至春多患眼,损寿减筋力。孕『妇』食之,令儿盈指。”盈,多余,富余,盈满的意思。指,则是说的手指。

孕『妇』食之,令儿盈指。也就是说,孕『妇』吃了**月份的秋天的姜,会令腹中胎儿多长手指。

虽前面那位是鼎鼎大名的农学家,后面那位是赫赫有名的“『药』王”,但两位伟人所要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意思。

...

“果然...”沈大嫂身形又是一晃,有些承受不住这个打击。

“我都说了不知者不罪!”池净严肃地道,就凭着这沈氏夫『妇』誓死护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这一点就值得她肃然起敬!她虽然可以冷血地面对很多人的死亡,但幼童同样是她最后的底线。

“可...”沈大嫂知道她不认同自己这样自责。

“六指并没有什么的。等孩子三岁了,我就来找你,我亲自帮孩子把手指割掉,这样你可以放心了吧?”池净许下承诺道,三年后即使她已不在人世,她也会交待别的人来完成这件事。

“池姑娘,你的大恩大德我们来生做牛做马必报之...”沈氏夫『妇』闻言皆红了眼眶,双双跪下。

“快起来。”池净忙扶起二人,继续劝慰道:“现在大宝这样也是没办法,等将来有了二宝,可真要注意不能再在床底下放姜,也不能再吃姜了。”

刚站起身的沈氏夫『妇』又再次跪下:“多谢池姑娘赐名!”

“呃...啊?赐名?”这下池净还真懵了。

沈氏夫『妇』站了起来,沈大嫂从玉瓶手中接过自己的孩儿,抱着孩子儿行了个礼道:“沈大宝,见过池姑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池净》,方便以后阅读池净第177章 食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池净第177章 食姜并对池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