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骑马不喝酒

作品: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作者:文盲写小说|分类:历史|更新:2023-08-15 01:18:40|字数:4514字

巴克勇先是点头,然后有些担忧:“总兵大人真的不怕朝廷怪罪吗?”

吴三桂拍了拍巴克勇的肩膀,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

他吴三桂和关宁军是绑在一起的,一损俱损。

而且,他相信朝廷和皇帝也不愿意看到关宁军白白送死。

“这是朝廷的调令,你率五千骑兵立刻星夜驰往密云,到了之后只听黄得功的将令,其他人的命令一概不听,记住了吗?”

巴克勇伸手接过调令,再次单膝下跪:“属下领命。”

“切记,要像松锦之战那样,能战则战,不能战立刻逃跑,千万不能犹豫。”

半天后,巴克勇带领五千骑兵匆匆离开山海关,朝密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

两个骑兵带着吴三桂的将令去往蓟州,让李守鑅时刻关注遵化和青山关一带的情况。

为了不被济尔哈朗抄了后路,吴三桂甚至在山海关外排兵布阵,强行吸引济尔哈朗的注意力。

密云。

黄得功看着手里的旨意,坐在椅子上眉头紧锁。

他有种错觉。

好像此时的他不是黄得功,而是松山的洪承畴,汝州的孙传庭。

都是在皇帝一道道催战诏书下,仓促出兵导致兵败。

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

黄得功轻轻甩了甩脑袋,将那个想法彻底甩干净。

可是...怎么打才能赢?

黄得功一时间也没了头绪,他抬起头看向送信之人,忙问:“李指挥使,建奴入关气势正盛,就算能瞒过多尔衮顺利到达宣府,也不一定是多铎的对手。”

“建奴骑兵如云,擅长野战,我手下只有不到两千骑兵,就算加上王永吉和吴三桂的兵马,骑兵总数也不过万余人!”

“更何况这是临时拼凑出来的队伍,没有经过磨合,临阵时很容易出问题!”

“陛下又催促我在短时间内与多铎决战,总兵力不占优势,骑兵更没有优势可谈,说实话,很难赢!”

黄得功开口就是大实话。

虽然没有表达对大明皇帝的不满,但句句都显露了不满。

明军仓促出兵导致失败的例子太多了,他不想重蹈覆辙。

这说这些话既是对皇帝和朝廷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李若琏向门口看了一眼,然后从手里掏出一封密信递到黄得功手里。

黄得功刚要发问,被李若琏的噤声动作制止了。

他急忙打开密信,发现是崇祯的亲笔信后顿时心头一震。

看完密信内容后,黄得功额头开始冒冷汗。

“这...这也太险了!万一...”

李若琏平静的摇头道:“万一又如何?陛下说了,兵行险着才能在建奴身上捞到便宜。”

“陛下还说了,只有把建奴打疼了,才能让他们短时间内不敢再次南下!大明也好趁着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剿灭流寇。”

“如果黄总兵没有疑问的话,就按照旨意办吧!”

黄得功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打开手中的密信,盯着上面的看了很久。

远在京师的大明皇帝,好像对三十六计颇有研究。

出手就是诡计!

虽然不清楚此计能不能成,但从他的角度来看,此计堪称完美!

瞒天过海,以逸待劳...等等计谋都在这封密信里有所体现。

当一个计谋被领兵的将领认可后,这个计谋实施起来就没有任何阻力了。

黄得功认真的将密信折好放进信封里,随后小心翼翼的放进袖口里,对着李若琏说道:“这封密信内容太重要了,怪不得陛下会让李指挥使亲自来送信。”

李若琏点点头:“靖南伯如果没问题的话,我就回京师交旨了。”

黄得功用眼角的余光看了眼窗外,客气了一句:“要不,吃完中午饭再走?”

“也行!”李若琏又坐了回去。

黄得功脸上的伤疤不受控制的抖了抖,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是不可能了。

更何况,眼前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是皇帝眼前的红人。

作为在外征战的武将,必须与京师大臣们结交,否则一旦打了败仗,那帮文人会把他们这些武将骂的一文不值。

而皇帝又极易受到蛊惑。

要不是他勇卫营再加上胜多败少的战绩,早就被文官们拉下马了。

既然李若琏有心留下来吃饭,他就好好招待一番。

出兵宣府的事不急于这一时,况且关宁军和王永吉高第还没到,急也没用。

“来人,备一桌酒席,今天我要与李指挥使不醉不休。”

“等等,”李若琏出声制止,“一会还得骑马,就不饮酒了。”

当时虽然没有骑马不饮酒,饮酒不骑马的规矩,但骑马饮酒很容易坠马受伤,进而导致死亡。

李若琏不怕死,但不想这么憋屈的死。

历史上,坠马受伤导致死亡名人有好几位,这里列举两个人。

以一个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坠马而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方便以后阅读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第206章 骑马不喝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第206章 骑马不喝酒并对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