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香皂和织布机

作品: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作者:文盲写小说|分类:历史|更新:2023-10-29 00:11:09|字数:4330字

坤宁宫的暖阁里。

周皇后侧卧在崇祯身边,完美的曲线映入眼帘。

她右手拄着脑袋,语气低沉:“陛下,臣妾管理后宫不利。不但产生了命案,还将细盐的制作方法泄露了出去。”

“请陛下责罚。”

崇祯看着灯下的美人,嘿嘿一笑:“朕可舍不得责罚你,不过...该有的惩罚还是要有的。”

周皇后脸色先红后白:“陛下,刚...刚才不是已经惩罚过了吗?怎么还...”

“那是旧账,这是新账!”

灯火摇曳间,窗外再次飘起雪花。

不知过了多久,暖阁内的灯火停止了晃动。

崇祯平复呼吸后悠悠说道:“朕已经把细盐的生意转让给嘉定伯了,从明天起,宫里就不要再制作细盐了。剩余的细盐也不要卖了,朕会将它们赏赐给朝中大臣。”

“臣妾...遵旨。”周皇后虽然理解,但心里还是难免有些失落。

这毕竟是她的第一份“事业”。

看着失落的周皇后,崇祯哈哈一笑:“梓童别急,朕还有新的生意交给你。”

周皇后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她主动凑上前询问:“不知陛下打算让臣妾做什么?”

崇祯面带笑意:“香皂,织布。”

次日一早崇祯没有上朝,而是来到了后宫制作细盐的地方。

他让人在准备了制作香皂的材料。

材料宫里都有。

除了肥肉外,还有石灰水,石碱,盐面,香料,花瓣粉末,竹筒模具以及一口大锅。

石灰水就不用多说了,之前制作细盐时就没少用。

石碱又称卤碱,是天然形成的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自唐代以来,人们发现用石碱洗衣服去污效果特别好,于是开始广泛使用。

到了宋代,由于石碱洗完的衣服有一种怪味,于是开始在石碱里添加香料。

《本草纲目》中亦有石碱洗衣服,洗脸洗头发的记载。

而且记载了产地在山东济宁一带。

准备好这些东西后,崇祯让人开始试验。

过程枯燥且无聊。

先用肥肉熬油,这是成本最高的环节,没有之一。

其实任何动物的脂肪都可以,只要能熬成油就行。

二战时NC用的材料是人...

崇祯当然没有这种惨无人道的想法。

他选择了大明朝成本最低的肉类:猪肉。

宋代以前人们喜吃羊肉,不喜吃猪肉,导致猪肉价格十分低廉。

苏东坡的《炖肉歌》记载: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宋代之后的明朝,由于阉割技术的推广,猪肉没了腥臊味,猪肉才登上了王公贵族的餐桌。

猪繁殖快,所以成本比其他肉便宜很多。

在崇祯的指挥下,太监们先将石碱粉末加入到石灰水中,过滤掉沉积物后得到了碳酸氢钠溶液。

紧接着就是熬猪油。

“把滤过的水一点点往里倒,什么时候锅里没有油膜了,就不用倒了。”

“开锅后改小火,然后不停地搅...”崇祯一边看一边指挥。

两个太监拿着棍子在锅里搅啊搅,不多时衣服就湿透了。

又搅了将近半个时辰。

眼看锅里的混合物变成了粘稠的膏状物后,崇祯知道时机到了。

他急忙吩咐:“往里面加盐面,香料和花瓣粉末,搅拌均匀后倒入模具。”

看到膏状物在模具里的样子,崇祯知道香皂做成了。

只不过这些香皂暂时还不能用,需要凝固阴干后才行。

这个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左右。

看着站在院子里的八个太监,崇祯向王承恩交代一番后与皇后起身离去。

王承恩站在院子,语气阴冷:“狗崽子们,不瞒你们说,陛下今天让你们做的是宫廷最新御用之物:香皂。”

太监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这玩意是用来干什么的。

王承恩继续说道:“香皂制作方法你们也看到了,材料简单,过程繁琐。陛下信得过你们,才让你们参与制作了香皂。”

“宫里的规矩都知道吧?”

“回王公公的话,小的们都知道。”太监们齐声回答。

他们进宫后第一件事就是学规矩。

懂规矩的人才能活下来。

王承恩满意的点头:“好,知道就好。陛下交代了,今日在场之人都有赏,而且是重赏;不过...谁要是敢泄密,夷三族。”

“小的们不敢。”八个太监齐刷刷下跪。

“都滚起来吧,跟着咱家去领赏!”

听闻领赏二字后,太监们立刻高兴的跳起来,抢着来到王承恩身边献殷勤。

“王公公,这是小人的一点心意。”

“公公这里小的家乡的特产,还望公公收下。”

看着伸过来的八双手,王承恩将目光放到最后一人身上:“咱家多年没出京了,倒还真想尝尝地方特产了。”

他一边接过对方的小包裹,一边问:“你家是哪儿的?有什么特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方便以后阅读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第371章 香皂和织布机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第371章 香皂和织布机并对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