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作品: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作者:文盲写小说|分类:历史|更新:2024-01-07 02:00:43|字数:4216字

大军回城前,百姓们就已经给士兵们烧好了水煮好了饭。

疲惫的士兵们吃着粥,嚼着咸菜,笑容满面。

他们很久没有打过这种仗了。

胜败先不提,单就让百姓主动做饭烧水这件事都够吹一辈子的了。

就在全城军民都洋溢在胜利的喜悦中时,秦良玉宣布在二更初刻召集众将开会。

将领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来到秦良玉的军帐内,他们心中虽有不满,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毕竟年已七旬的秦良玉也没歇着。

“今日大胜李闯贼全是诸位的功劳,等各部清点完杀敌数量和自身伤亡情况后,我会亲自上书陛下给诸位请功!”

将士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之前心中的不满全都不翼而飞。

军功不但代表升职,还能拿到不少银子。

他们没理由不满。

李性忠第一个说道:“总督大人太客气了,此战能胜全靠川军将士用命,所以功劳是川军将士们的。”

这位辽东将门之后不抢功劳的行为,让在场的川军将领对他好感倍增。

“诸位放心,我会将功劳如实写下。”

秦良玉顿了顿,继续说道:“按理说打了胜仗后应该休整几天,但本督并不这么想。”

“我军休整的同时,李、张二贼也在休整。一旦给了他们足够喘息的时间,他们很快又会训练出一支兵马与朝廷作对。”

“所以本督的意思是猛追穷寇!”

在场的将领们面露难色。

大胜之后必须犒赏三军才能继续用兵,否则士气会低迷。

没错,是低迷。

按理说乘胜追击会让士气高涨。

北宋将领崔翰说过: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但是。

士兵的眼光没有那么长远,他们打完胜仗后立刻就想拿赏钱,然后大吃大喝一顿。

其实这也不能怪他们。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在下一场战斗中存活下来。

久而久之,军中士兵便养成了有钱就花及时行乐的想法。

朝廷不发赏,士兵们会认为朝廷不讲信用。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再用命,士气也会低迷。

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历史上有案例。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五月。

宋太宗赵光义灭掉北汉后未经休整也没有犒赏三军,直接北上攻辽,企图趁其不备拿下幽州。

结果宋军在高粱河大败,死伤数万。兵器、甲胄、钱粮损失无数。

赵光义在乱军之中与将领们走散了,情急之下找了一辆驴车往南逃。

一夜从幽州跑到了涿州。

要知道宋时的幽州与涿州相距约二百里,赵光义一人,一驴,一车,一夜狂奔二百里。

到了涿州城外后他还不放心,于是绕过涿州赶往一百五十里外的金台屯。

辽军负责追击是精锐轻骑兵,他们竟然追不上赵光义。

至此赵光义一战成名,有了高粱河车神的美称。

驴车能跑那么快吗?

能。

(请在某视频平台搜索法拉驴,视频会告诉你们答案!)

众将怕秦良玉重走高粱河车神的老路,所以纷纷皱眉。

秦良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她目光从诸将脸上扫过后问道:“本督口中的追击不是穷追不舍,而是步步紧逼,迫使李闯贼回关中。”

“至于派谁去追本督也想好了,各部连夜统计没有多少军功的士兵,他们为了立功肯定会用命。”

众将眼前一亮,纷纷点头。

是啊。

没军功的士兵看着有军功的人吃香喝辣肯定不爽,他们会想方设法再立新功。

秦良玉见众人没有反对接着说道:“本督手里的白杆兵损失惨重,需要休整一段时间,接下来的仗就要靠你们了。”

“总督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辱没川军名声。”川军将领们纷纷表态。

李性忠跟着点头:“李性忠及所部兵马言听计用!”

众人又商议了一会,确定了接下来的用兵策略。

次日一早,各部将人数统计了上来。

李性忠所部骑兵全员报名。

川军精锐步兵一万五千,骑兵四千。

总兵力将近三万五千人。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精锐,足够对付李自成和张献忠败兵了。

李自成败往北面的襄阳、南阳一带,秦良玉派步、骑全力追击。

张献忠这边就比较复杂了。

据士兵们交代,张献忠所部有两三千人逃进了承天府东面深山。

副将于大海担忧道:“总督大人,献贼逃入山中,没法追啊...”

于大海的担心不无道理。

首先山路崎岖,不利于大军行军。其次山高林密视野受阻,大军很容易中了埋伏。

就算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也无法再山中找到张献忠主力。

之前李自成和张献忠每次兵败后都逃往山中就是这个道理。

李性忠想了一会后说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秦良玉看向他:“有何良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方便以后阅读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第507章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第507章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并对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