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冬月气象

作品:汉武挥鞭|作者:汉武挥鞭|分类:历史|更新:2020-06-08 15:18:16|字数:6056字

汉军大胜而归,自是要论功行赏,尤是身为主帅的太子殿下不分功,只取声名,使得那实实在在的战功都分摊在诸位将领身上,封赏就更为丰厚了。

军功爵制,实是极为简单粗暴的封赏制度,就是点算人头。

若非如此,骠骑将军卫青不会在战争末期分兵,让三支戍边骑营先行南下,再领细柳和建章攻伐三连城,随后更是让这两支精锐骑营分自血洗了夫羊句山和窴颜山。

主帅吃独食,是不得军心的!

况且卫青已然贵为定南侯,依“异姓不得封王”的铁律,他的爵位已晋无可晋,若再不肯分润战功,等若凭白挡了麾下诸将的晋爵良机,真真就损人不利己了。

两路大军的主帅皆不贪功,麾下将领自是战功惊人。

五大精锐骑营的校尉,除却宣曲校尉刘塍早已爵居列候,此番论功过后,郅涿、栾延、李陵、彭策亦皆晋列候之爵。

参战的五支戍边骑营,其校尉则皆赐爵关内候。

最为令人惊叹的,乃是虚年十八的太子中庶子霍去病,因生擒匈奴单于及多位匈奴大将,亦得赐爵关内候。

除却皇亲国戚,举国年岁最小的关内候,非此子莫属。

未曾及冠,便以军功觅得封侯,堪称少年得志,横压同辈天骄。

事实上,对霍去病的封赏实是偏低的,皇帝刘彻权衡再三,念及此子年岁尚幼,过往在军中也没甚么威望,若冒然抬得太高,形同捧杀。

况且,霍去病乃他为自家儿子培养的左膀右臂,若现下就赐爵列候,将来刘沐承继社稷,此人又立下更大的功勋,就封无可封,怕是要功高震主的。

出于此等考量,霍去病虽成了关内候,军职却是不高,今岁完成黄埔军学的学业后,将往虎贲骑营担任军候,掌一支火器部曲,对其长远发展也是好事。

霍去病却已欢喜得紧,虎贲与羽林乃两大强军,有志入伍的少年多是向往,相较于羽林,霍去病无疑更喜欢虎贲的作战风格。

若虎贲兽,何其暴烈!

羽林虽也强悍,然此强不同彼强。

譬如潜伏漠北十余载的暗谍,绝大多数出自早年的老羽林,此番也都加官进爵,虽对其功秘而不宣,然所获官爵和赏赐也是实打实的,公卿将相们对此也无异议。

有些人和事,高层心知肚明便是,没必要公之于众。

季宿、屠泽和樊野,皆赐爵列候,入中央郎署,同为暗卫郎中将,秩比千石。

余下的百名暗谍,皆得五大夫之上的高爵,可世袭,可荫妻蔽子,他们部分入郎署训练暗卫,部分则调往黄埔军学教导学子。

军情谍报,亦正式成为军学的教授课业。

太子少傅赵立却是请辞督学之职,盖因太子殿下今岁也将完成学业,他身为太子师,又是太子岳丈,不宜再涉入军务,更不宜再涉足军学,专心辅佐太子,督导太子府事务才是正理。

太子太傅郅都年事已高,除却偶尔入府教导太子,旁的事务也无意过问,皆交由赵立这太子少傅掌肃。

匈奴既灭,四海靖平,施政重点自也有所移转。

朝堂之上,皇帝陛下的一席话,令大农令孔仅欣喜不已。

“边军维持三十万足矣,每岁须服兵役之男丁,若为数过众,择壮健者往戍边,余者仍留作府兵。今后凡有灾祸,各郡县可向朝廷请调外地府兵行救灾事;农忙时节,府兵为家中独男,或家中无有壮劳力者,可向官府请准归家,待农事妥帖,再行返归。”

皇帝刘彻虽没提出甚么“人民子弟兵”和“军民鱼水情”,但也就是这意思。

一年府兵,一年边军,此等全民兵役制度是不可能取消的,但因人口逐年暴涨,使得适龄的应役人数过多,偏生早年已将边军从六十万裁减到三十万,闹得太尉府和大农府近年愈发无从应对。

皇帝陛下如此示下,孔仅几要高呼“陛下圣明”。

边军和府兵的粮饷花销差距不小,戍边部队可是有正式编制的,府兵实是等若后世的民兵,待遇自然大不相同。

采取募兵制的精锐军伍,军费支出就更是惊人,光五大精锐骑营的日常开销,就远超文帝朝的六十万边军。

当今之世,唯有人口高达八千余万,国库岁入无比充裕的大汉,才敢玩此等“精兵”政策。

饶是如此,皇帝刘彻也不敢再增加兵员数量了,否则迟早要拖垮财政的,军费若是充裕,倒不如发展水师,多训练些楼船士,多打造些新式战舰。

各支精锐骑营皆配备火器是不可能的,尤是来复枪和加农炮,换装和后续维护耗费太大。

饶是在后世,不管华夏还是欧美,新式武器也不会尽数列装,老型号的战机或战舰,一用数十年,都是颇为寻常的,能维持战力优势就成。

皇帝摆明要与民生息,短期内不会再大动兵戈,公卿将相们自是会意。

文臣们颇为欢喜,武将们却也无甚怨言,毕竟在连年征战中,他们已攫取了大量好处,该加官的加官,该晋爵的晋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武挥鞭》,方便以后阅读汉武挥鞭第八百二十五章 冬月气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武挥鞭第八百二十五章 冬月气象并对汉武挥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