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异曲同工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19-11-26 00:38:39|字数:8160字

日本恐怖片对世界电影产业的影响可见一斑。

而说到恐怖片,归根结底,不得不提的就是恐怖片中的“鬼”。

不同于欧美恐怖片中用血腥的画面和残酷的杀人镜头的物理恐怖相比,日本恐怖片给人的是一种“鬼魅”的心理恐惧。

因为日本同样是一个受佛教影响很深的国家,因果报应的观念在日本的鬼片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复仇”是日本鬼片中最常见的桥段。

日本鬼片中的“鬼”,大多死于非命,死后化为厉鬼留于人间,等待复仇。

这也可体现出日本的另一种传统信仰“御灵”。

所谓“御灵”,是指人们相信,在现世中含恨死去的人,会化为冤魂,给人们带来灾祸和疾病。

因此人们会祭奉“御灵”,以期躲避灾祸。

正是因为这样子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才使得“鬼”在日本恐怖电影中成为永远的主角。

日本的鬼片为什么会如此恐怖,不仅仅是因为影片中有这种传统的“鬼”文化所制造出来的厉鬼形象,还因为日本鬼片中有很多的其独特的技术手段和结构框架。

比较恐怖电影作为一种比较完善的类型电影,近些年来,好莱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佳模式。

日新月异的电影技术不断为我们生产着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恐怖形象。

然而,充满技术炫耀的好莱坞恐怖模式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用高超的电脑特技画出一个巨大的异形怪物,不免有种卡通片的感觉。

而电脑特技的盛行似乎正意味着电影语言特色的丧失。

所有的想象力都用到表现电脑特技的尽善尽美方面,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构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场面上,如此一来,电影也就成为仅仅能满足人们感官刺激需要的拉洋片,只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画面从眼前掠过,电影艺术所独有的在时空组接中渲染紧张气氛、制造起伏跌宕出人意料情节的语言魅力便难得一见。

所以说,集电脑特技之大成的现代恐怖片还不如几乎没有什么电脑特技的希区柯克早期作品更能令观众产生紧张刺激的感觉。

我们只能说由电脑特技所表现出来的恐怖感只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恐怖,而绝非电影恐怖。

电影的所产生的恐怖感应该是一种情绪和心理上的恐怖感,只有恐怖感真正在思想上产生震动和影响,才是最高境界,才能使观众有审美愉悦。

日本恐怖片恰好达到了这一境界。

日本鬼片不是通过“看”去吓你,而是引导你去“想”,因此日本鬼片更多的是一种心里深处的恐惧。

人的想象是无穷无尽的,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日本鬼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把观众引导到自己吓唬自己的怪圈里,回味无穷、阴魂不散。

优秀的日本恐怖电影,将阴森与诡秘和生活化的事务相联系,通过摄影造型的手段,不仅让观众感受到视觉上的刺激,还把一种意向传递到观众的脑海之中,这样的恐怖感远远大于直接的视觉刺激。

也正是这一种独特的风格,奠定了日本恐怖片在世界影坛的重要地位。

并且说到鬼,我们脑海中就会闪现出长发遮脸,白衣飘飘的女鬼形象。

因为自古以来“女鬼”就是鬼故事中的不二主角,日本鬼片更是把这样的女鬼形象发挥到了极致。

《午夜凶铃》中女鬼贞子一头黑发一身白衣(和京剧的女鬼造型如出一辙)很简单的造型,在观众们想象里却无比恐怖。

概括而言,日本恐怖片体现了东方文化长于写意的一面,与追求咄咄逼人写实感的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

具有雷霆万钧之势的好莱坞电影技术成果展示,常常使观众目瞪口呆,但这还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感官刺激,注重写意的日本恐怖片则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审美心理,使人的思维活跃起来,所以说,日本恐怖片无疑更具有电影艺术本性。

《午夜凶铃》可以说是恐怖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贞子更是成为了女鬼的形象代言人。

素白衣饰、惨白脸蛋、长发遮脸、双肩低垂的造型,不仅在香港的楚人美(《山村老尸》)、韩国的金仁淑(《笔仙》)等人身上得到继续。

《咒怨》中的迦耶子的形象,更是讲这种“女鬼文化”推到了巅峰。

日本鬼片中“盛产”女鬼,这就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相关了。

日本是一个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国家,传统东方文化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在日本体现的更是明显,因此女性常常是一个备受欺凌、遭人残害的弱势群体。

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恐怖强大的女鬼身上,寻求内心的平衡。

正是如此,日本文化中才有那么多的女鬼复仇的故事。

《午夜凶铃》中的贞子遇有异于常人的生理结构和超能力,这一切遭到世人的猜忌和鄙夷,最后被养父残害推入井中,留下一股强烈的怨念附与一盒录像带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九十七章 异曲同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九十七章 异曲同工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