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投射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1-08 01:25:45|字数:8252字

因事分离又可分为主动离去与被动迫别两种状况,前者如生角赴京赶考求取功名,即便心中万分不舍,仍算是主动离去。

后者如被派任新职、奉命行事,或是为人所陷,两相分离。

然而因事分离的场面或者仓促而行或者委婉缓别,双方皆是在一个预先知晓的的心理准备下分离。

因乱失散则是为突如其来的战争乱事打乱了原本的生活情状,而在进行避难的路途中慌张失措、无预期地与至亲家人走散了。

一部传奇动辄三四十出,漫长的演出中势必得安排一些曲折的剧情变化来带动观众情绪起伏,聚散离合的情节则经常是传奇戏曲用以贯串全剧的一条重要情节支线。

遭遇分合的人物不外是扮演夫妻或情侣的生旦角色,其次就是亲属家人关系者,如父母与儿女,翁姑与妇婿等,总之皆为互动紧密情感深厚的人物关系。

本节对于分离失散的情节之讨论,在类型分类上着重于造成离散的理由与过程之分析。

以及「赴试应考」的情节类型时,谈及赴试一事对于剧情发展所产生的冲击之一便是造成与至亲的离别。

古代社会因为地理环境与考期固定所造成的时间与空间之限制,赴京赶考对于一般生民百姓而言可视为一件人生大事。

受其影响所发生的「分离」一事所象征的意义不只是间隔数日不见而已,而是代表一段尚且包含种种可能变化、漫长时间的两地分离。

因此多数戏曲在推展应试赴考情节时,前后经常尚会穿插或多或少悲伤送别与百般叮咛的离别场面

这足见书生赴京赶考一事所带来的分离对于剧中人物而言除了充满不舍心情与深刻期许外,亦存在许多的挂念与疑虑。

离家赴试途中的经历与结果对于后续发展与重聚一事的影响,在「应试赴考」情节单元中已见讨论,此不重复赘言。

列举六十种曲中出现因科考一事造成主要角色之间分离之剧目于后:《荆钗记》、《琵琶记》、《香囊记》、《紫钗记》、《玉簪记》、《西厢记》《青衫记》、《焚香记》、《金雀记》。

包括从征或赴任官职,因为赴任官职的主角亦定为男子身份。

传奇戏曲中角色行当丰富完整,就其在设计主要角色时多半也习惯性将其家世背景或亲近人物一并关涉照应特点而论。

这些人物同时还具备一个家庭身份,例如是丈夫、父亲或儿子,或者是拥有一个虽未成亲已有承诺约定的心仪对象。

于是遭遇分合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便出现了夫妇情侣、父亲儿女,以亲密挚切的人物关系作为分离事发的一个背景条件。

如此不但加重了看来原是单纯平淡的事件更深刻的感伤情绪,用以获得观众的情感投入,也可作为其后遭遇变化所形成的情节冲突与情绪转折上的一个预设伏笔。

例如《精忠记》岳飞奉召征战边庭抗金复土,与家人一别之后竟因奸臣陷害,枉死狱中,再无团聚之日。

《玉合记》中韩翃赴召启程与柳夫人相别之后,安禄山兵乱即起,二人经历几番流离难迟迟未能再聚。

当然了,这里面亦有如《千金记》中的韩信投军从戎,或《红拂记》中红拂女劝李靖追求功业这一类的从征赴任分离。

生角离家之后的际遇或逆或顺,终究是一路行向发迹立业的成功之途前进,相较之下这样的分离便不需要过度的离情依依。

每一段戏曲情节与情调的设计如果也能够同时关照前后剧情的演变营造出适当的气氛,留与观众想象与期待的空间。

或者也是一种观赏戏曲时才能体验到的特殊趣味。

此外就是战乱流离了,战争动乱必定造成世局的混乱,戏曲在剧情发展中安排了战乱的场面多半拥有敷演热闹武场之外的情节功用

其中之一便是作为一连串悲欢散聚分别离合的时空背景与充分理由。

而且六十种曲中众多剧本如《香囊记》、《明珠记》、《邯郸记》、《玉簪记》、《玉合记》、《双珠记》、《四贤记》皆出现因为战争乱事而造成角色人物离乡背景、流离失所,同时与至亲家人也因此混乱不慎走散的情节。

逃难期间一路奔波劳顿,苦难的终止与家人的重逢便是这些落难之人最深切的企盼。

这段过程中的曲折经历或各种变量造成了再聚重逢的艰难性,是设计剧中角色人物分离失散时的常用影响事件之一。

以及外力逼迫,所谓外力逼迫而造成角色人物的别离,其中包括了挑拨离间与强力胁迫两种一样造成人物分离、但行动内容上略有差异的情节类型。

前者如《玉环记》中韦皋岳父张延赏误信管家富童儿的挑拨将其逐出家门,韦皋与妻琼英因此分离。

像是《绣襦记》中的鸨母在郑元和钱财散尽之后,巧用伎俩设计其与李亚仙因此相别离散。

后者如《节侠记》裴伷则是因为奸臣李秦授与武承嗣的陷害,硬是阻挡裴氏夫妻团聚,将之流放塞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三十八章 投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三十八章 投射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