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种缘会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1-11 23:28:41|字数:8146字

此出剧情的增添使情节发展更趋周全妥切,密合无缝。

令杀狗劝夫的情节段落不但特殊且甚合理,并添增戏剧本身的曲折有致。

还有就是《白兔记》,这出戏主要讲的是猎兔遇母。

要知道「巧合」的设计可视作一种文学写作形式技巧,至于运用什么样的情事内容来构成巧合的局面,这便是属于情节内容构思的层面。

《白兔记》一剧中,刘知远为兄嫂所逐离家之后夫妇就此长别,投效并州岳勋节度麾下,岳勋并以女儿绣英赘之为婿。

李三娘咬脐产下知远之子后,其子不为兄嫂所容,甚至欲将婴孩投入荷花池中溺毙,幸赖窦老相救将刘子送往并州知远处;岳氏将咬脐郎视为己出善加抚育。

咬脐郎长成之后某日率众出猎,为追赶负伤而逃的野兔,奔走而至沙陀村,恰遇井边汲水潦倒妇人,其正为其生母李三娘,(三十出:〈诉猎〉)。

诚如前节所述,失散与相逢皆是明传奇剧本常见关键情节类型,最末离散之人终得相聚是必然的结局,然而在逐渐聚合的过程中又往往仰赖各种机缘以令失散双方在巧合的场面下顺利相遇。

巧合手法之运用其目的正是在于一种戏剧效果的考虑。

人物相遇过程中若是不费吹灰之力平淡相逢,这样的戏剧情节着实缺乏动人之处。

《白兔记》一剧同样制造了甚为巧妙的机缘令失散多年的李三娘与咬脐郎在意外的情况下巧逢,藉由一只负伤而逃的猎兔的引领,咬脐郎追赶而至沙陀村,因此寻得生母。

六十种曲中藉由对象的流转牵引着人物的离合纠葛者亦不在少数,以「动物」为人物相逢的契机则较为罕见,白兔彷佛奉承上天旨意而来,引领咬脐郎与母相遇。

母子相遇之后白兔随即失去踪迹,其出现在剧中正是为了贯串结合母子二人的意图相当浓厚,此番凑巧的因缘际会更增添了剧情的新颖幻奇动人魅力。

以及《还魂记》的游园惊梦,不言而喻,汤显祖的《还魂记》可以说是戏曲史上历久弥新的经典巨作,后代肯定此剧的价值与成就分散在许多层面之中。

我们这里的话就其在关键情节设计上所展现的独到创意来作讨论。

怎么说呢,在关键情节的设计上,柳梦梅与杜丽娘于梦中相会定情一折几乎可以说是本部戏曲最重要的核心情节(十出:〈惊梦〉)。

正值二八芳龄的杜丽娘某日前往后园游赏风景,见着百花盛开、听得莺燕娇啼,于是惊醒牵动了少女的怀春之梦与郁郁幽情,困睡入梦之间,巧得花神相助安排,而与不相识的风流书生柳梦梅巧遇。

二人情投意合、一番云雨,丽娘醒后难忘梦中点滴情境,竟因此伤春成疾,花容殒落。

梦境在戏曲中的运用经常是作为预示即将发生之事的点缀功用,或者为具有启示人生短暂变幻如梦之意图。

同时《还魂记》一剧中则将生旦双方的相遇安排在梦境之中,就杜丽娘的角色身份与生活形态而言,如何安排一个可能的场合制造家教严谨的闺女与外来书生相遇,梦境的设计在虚幻之中展透着些许的真实可信与奇特吸引力。

梦中的相遇除了是一段爱情的开展,在情节结构上亦担任着关键的核心情节,成为整部戏剧情渐趋复杂纠缠的第一个戏剧高潮。

杜丽娘的因梦成病而亡,柳梦梅见到丽娘自绘真容的似曾相似,丽娘游园梦中与柳生相遇的情节设计无论在剧情结构或思想旨趣上都担任着充分展现了重要的关键作用,亦成为最能凸显该剧艺术价值的特殊情节段落之一。

包括《琵琶记》中的五娘受磨,可以说《琵琶记》一剧以五娘寻夫及蔡伯喈遭牛府逼婚两情节线贯串全剧。

而在两条主要情节线之上同时涵纳了多种常见的情节类型,包括催试、逼婚、遇难受磨、获救得助、离合聚散与寻亲等情节单元,皆为构成该剧的关键情事。

然而《琵琶记》一剧却能在相同的情节类型中运用细密深刻的构思设计,展现出与其他剧作不同的深度与创意。

其中赵五娘在蔡伯喈离家赴考之后承受的种种磨练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坚忍勇敢、令人怜悯又敬佩的戏剧人物形象。

蔡伯喈与赵五娘成亲甫二月即在父亲的劝逼之下赴京赶考,期间流年不顺,遭逢饥荒,五娘挂念夫婿前程之余尚须独立扶持家计,辛苦张罗食物以照料年迈公婆,自己只得食糟糠维生。

婆婆不明媳妇苦心,甚至怀疑媳妇私藏佳膳,五娘满腹委屈又得强吞米馍糠粃充饥,不免兴起竟为糟糠之妻的慨叹。(二十一出:〈糟糠自厌〉)

其后公婆相继过世,五娘毫无钱资得以处理姑翁后事,无计可施之下竟选择截断一头乌发沿街求卖以葬公公,竟仍无人出资相买。

后来幸赖张太公再度相救,才得以将公公后事收拾处理。(二十五出:〈祝发买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种缘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种缘会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