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作用可言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1-14 02:04:36|字数:8160字

小生姓王名十朋,表字龟龄,温州在城居住,不幸椿庭早逝,惟赖母亲训育成人。

家无囊橐,忝列庠生之数。学有渊源,惭无驿宰之荣。

明日府尊堂试,他时大比,未知若何。此乃天命所赋,亦非人意所期也。

日昨已曾相约朋友们讲学,以明经史,在此等候。

这段不具外在行动的唱词与念白明显有为了交代与铺陈生角家世背景的用意,藉由游学会讲的场景将主要生角引出并加以介绍,则是传奇戏曲常用的手法。

再则关于剧中人物的讲学内容并非皆为论述四书五经治国为家之事,诸如此类的情节内涵容易令观众产生枯燥之感。

因此剧作家经常会在此段剧情中安排配角人物的插科打诨,主要生角之外的人物都可担任这样的娱乐角色,其中又以经常作为杂扮陪衬人物的净、末、丑行当者为多。

一方面藉由诙谐的言语动作制造戏剧本身的趣味,一方面这些配角人物的言行举止也有凸显生角人物出色的学识仪态之衬托作用。

从戏剧意义来说,游学会讲的情节功能并不明显,主要的作用则是在于主要生角人物的出场及其气质内涵的呈现。

讲学内容中诙谐打闹的言谈话语则有剧场上的趣味功效之用。

还有试场即景,试场即景所指为戏曲中角色人物在考场应试的情节场面。

一般而言试场上多可见为主角人物与试官的相对应答,若安排有其他角色人物存在。

则多作为陪衬之用;这些人物多以净、丑行当担纲,在考场上答非所问、插科打诨,调笑功能明显之外,亦凸显出主要人物的博学多闻、才学出众。

传奇剧本中的赴试应考情节多数具有影响剧情发展的关键作用,然而对于剧情发展能发挥切要作用者主要在于赴试的促成与经历或是应考的结果两部分。

至于考试的内涵与考场的景象一般而言对于剧情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关涉,将之省却对于剧情发展亦无损害,这样的情节段落实多作为补充事件过程的过渡之用。

再则传统戏曲对于考试场面的设计多半依循旧有惯例而行之,或者进行作文对策、诗文应对。

或者以猜谜、唱曲、打油诗作等完全不具写实作用、纯然是以制造戏剧趣味为目的之场面铺展这一类的情节。

例如《琵琶记》第八出〈文场选士〉中出现的试官即云:

下官是个风流试官,不比往年的试官。往年第一场考文,第二场考论,第三场考策。

我今年第一场做对,第二场猜谜,第三场唱曲。若是做得对好,猜得谜着,唱得曲好,就取他头名状元。

之后生角蔡邕便在经历一段做对子、猜谜语与唱曲儿的「答题」过程之后顺利考得状元。

可知这样的情节段落主要作用在于过渡剧情与补充过程,在内容设计上并无巨大变化或别出创意可言。

而剧作家甚至因为这样的情节不具变化的必要而省略应试内容的叙写,直接以「照例开科」或「考试随做」的说明省略情节内容的叙写。

包括状元游街,杏园春宴,因为生角参加科举考试,十之八九总能高中金榜,中试之后的遭遇变化是剧情发展的重要转折。

在中举之后,亦经常见乘马游街、杏园春宴一类剧情穿插其中。

新科状元游街或饮琼林宴是古代社会科考制度之下的既成习俗,这样的真实情状亦被戏曲引用模拟作为相关剧情发展在线的一个节点。

这些情节单元当是延续着考生高中科举剧情顺势发展而来,其最大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彰显金榜题名所带来的荣耀与富贵功名。

或时而可见剧中安排令使领官等朝廷官员角色,透过对话方式覆述该次琼林宴席的源由与状元身份。

并在人物问答之间确认了筵席的内容与乘马的阵势,也象征性展现状元乘马游街与杏林春宴的豪华与贵气。

如《香囊记》第十出〈琼林〉由末扮首领官、丑扮令使、净扮下官有以下这番对话。

(丑扮令官上)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家乃是礼部衙门内一个令使;今年张状元及第,赐宴琼林。

本官着我铺排筵席,点检食次。众官到也,不免在此伺候则个。

……

(丑叫介净上)厅上一呼,阶下百诺。覆大人,有何钧旨,

(末)今日状元游街,鞍马完备了未,(净)俱以完备了,且是好马。

(末)怎见得好马,有多少名色,(净)〔西江月〕只见赤电超光越影,奔雷蹑景踰辉,晨凫挟翼绝尘飞,紫燕浮云翻羽。

(末)更有什么,(净)更有腾雾骅骝叱拨,追风騄駬纤离,的卢一跃过檀溪,争似乌骓千里。

(末)怎生模样,(净)(临江僊)点点流珠凝赤汗,腾腾口吐红光,骖骖龙尾棹云长,竹批双耳峻,花趁四蹄香。

(末)怎生装扮,(净)金凳纤纤垂绣络,雕鞍闪闪银妆,文丝袅袅紫游缰,锦鞯花烂熳,朱鞚玉叮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四十五章 作用可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四十五章 作用可言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