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1-15 23:56:57|字数:8168字

如《浣纱记》第四十一出〈显圣〉即为为国效忠却因吴王听信谗言而遭赐死的伍子胥,殉难后被玉帝因其忠义之迹封其为神,伍员虽为已非世间之臣,仍惦记吴国国势。

即使未能阻饶吴国败亡之天数,仍旧以坚毅之姿挡下越国军队,令其绕道而行。

伍员无意也未能改变吴国败亡之势,这里安插这一段伍员显灵的情节,目的则是在于彰显这位历史上的忠臣人物对于国家鞠躬尽瘁死仍不已的忠良形象。

即使没有这些神怪之事的安排设计,戏剧本身仍旧可以藉由具实情境的铺排自然地影响剧情走向原本预定的结果。

这些神怪情节对于情节的发展并不具有明显的影响力,因此亦可视之为非关键情节类型之一。

然而在戏剧情节中穿插运用神怪力量,除了增添戏剧演出的奇幻色彩之外,相对于真确的现实情节境,这一类的情节却也同时为其担任着妆点、象征、嘲弄或补衬的作用。

而六十种曲中神怪之事之设计运用,往往仍是企图传达出一种善恶有报的因果信念。

为善者将总能得到神灵佑助,终获好报,即使是神怪之力亦多站在正义良善的一方,行恶害人者往往却都是凡间世人所为之,这是神怪情节在传奇戏曲中惯有的设计模式所透露出的耐人寻味讯息。

还例如打围狩猎,的确,打围狩猎情节如其名所示,搬演内容乃众人出外打猎之事。

这一类情节在场面安排上多半聚集众多角色一同出场,呈现出一种热烈或豪迈的情调。

角色打猎之动机与目的或是仅为游玩娱乐,或者也为了展现剧中角色一种意气风发的际遇与心情,这一类的打围情节所营造出来的场面多为众人同聚齐乐的热烈激昂气氛。

而且除主要角色之外,尚可见打围狩猎的人物为即将引发战争乱事的番将寇族,如《金雀记》第十五出〈打围〉里的贼寇发动乱事之前的打围演武,《蕉帕记》第二十七出〈打围〉亦为兀术太子引众人在齐会打猎之间同时计谋征战宋朝之策略。

打猎的过程也是演练与展现武功与气势的好机会,在外番土寇正式发动战争之前,利用雄浑气阔的打猎阵仗与人物的自豪扬威的态度预示即将到来的战争乱事可能面临到的激切惨烈。

打围狩猎情节在一部戏曲中无论是制造欢乐场面或是展现人物英勇雄姿,自剧情的推进与发展一事来检验,亦为非关键情节类型之一。

然而由于此类情节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气氛甚为明确强烈,在考虑排场冷热调剂搭配时,亦可安排设计为欢乐热闹气氛以利场面调配。

以及探报军情,探报军情情节单元所搬演之内容为探子回营向主帅或将领报告所探测之敌方军情之事件经过。

如剧情呈现方式多为将领与探子之间的对话往来,有问有答。

六十种曲中将战争事件作为关键情节段落之剧目不在少数,然将战事当作串连一剧的主要情节线者少,作为影响剧情发展或重要事件的发生场面者为多。

并且戏曲不同于小说,要将战争事件的经历完整地呈现于舞台上不但可能性较低。

同时也必须参酌戏曲本身不一样的主题旨趣,考虑有无完整详述的必要性。

因此探报军情的情节可说是交代战事状况最为便捷的表现方式,在探子与将领的对答之间把一场战争包括敌军的人数、战力、动向与我军处境藉由言语一并明白揭示。

观众无论对于数据、戏中所设之地理环境或历史背景有无基本概念,透过剧中人物的对话、语气与神情,也几乎能够掌握该场战事目前行可能面临的境况为何。

战事若为贯串一出戏的中心情节线,在出目与出目之间连续变化发展、两方交战你来我往的过程中,战情走向已不言而喻。

戏曲中的战争场面多为群戏,并或兼有武打动作,场面热闹。

探报情节穿插在战争情节之中,除了探子本身的演出科泛唱念兼备,可以充分展现脚色的技艺之外,同样关于战争内容的情节段落,这一类清新可喜的情节类型恰可与热闹急凑的战争场面交替而行,达到冷热调剂均衡节奏的作用。

战争事件若作为引发剧情产生变化的关键,战乱则只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背景」,剧中人物因乱而失散才是战乱事件存在的意义,争战的详细情况,或者不一定有详细交代的必要。

然探子报信时的神态与将领接收到讯息之后的反应,亦可能使战争的紧张气氛更为凝炼,令观剧者同剧中人物一同陷入剧作家所欲营造的危难急迫的情境之中,探报军情的情节单元作为交代战争情状的补衬功能甚是明显。

还有像是劝农,劝农一事的进行,主要是由剧中较有地位、年纪稍长的官员身份者担任。

其情节内容主在搬演官员选在冬逝春至的二三月时节,赴往农村乡间向地方群众农人既是劝勉其勤力于农耕种植之事,也是表达体会慰劳其辛勤劳苦的心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四十七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一百四十七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