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作品:我竟然是白骨精|作者:我乃女王大人|分类:其他|更新:2020-03-30 03:14:22|字数:8150字

在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和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牛魔王和孙悟空经历了武斗和智斗的过程,最终结果却和第一类妖怪大相径庭。

在第六十一回中这样描述:

有诗为证,诗曰:火焰山遥八百程,火光大地有声名。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

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

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

此时三藏解燥除烦,清心了意。

四众皈依,谢了金刚,各转宝山。

六丁六甲升空保护,过往神只四散,天王太子牵牛径归佛地回缴。

牛魔王最终没有被打死,而是被天将带回归于佛门之下。

这点是与第二类妖怪相同的。

由此可以看出,牛魔王的“魔王”之号并非偶然,他的实力与其他有着神佛本源的魔王相比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牛魔王的慧根和灵性是极为突出的。

归于正道,修于佛门,也正是从结局上对牛魔王这一人物特殊性的肯定和证明。

而需要说明,《西游记》中与牛魔王相似的第三类妖魔屈指可数,包括第十六回至第十七回的黑风山黑风洞的黑风怪黑熊精。

以及第四十和四十一回山枯松涧火云洞的圣婴大王红孩儿,以及牛魔王的妻子铁扇公主,在第五十九回至第六十回中描述。

黑熊精在黑风山占山为王,在老和尚垂涎唐僧的袈裟而起贪念后,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后偷走袈裟,从而遇见孙悟空。

因观音菩萨的慈悲之心,从而没有死于孙悟空的棒下,最后成为落珈山的守山大神,从而走上修炼之路。

与《西游记》其他妖怪比较,黑熊精并无杀害唐僧之意,只是贪念较重,本性上有修道之愿。

并且在他所在的环境上有所暗示,文中有:

果然是:崖深岫险,云生岭上;柏苍松翠,风飒林间。崖深岫险,果是妖邪出没人烟少;柏苍松翠,也可仙真修隐道情多。

山有涧,涧有泉,潺潺流水咽鸣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鹤,幽幽仙籁动间岑,亦可赏心。

这是妖仙有分降菩提,弘誓无边垂恻隐。

菩萨看了,心中暗喜道:‘这孽畜占了这座山洞,却是也有些道分。’因此心中已是有个慈悲。

与牛魔王比较,黑熊精缺少了魔王的霸气,在回目和描述上是不能和牛魔王相较的。

这已在前文中有所论述。

比如红孩儿和铁扇公主都是牛魔王的家属,在《西游记》中,与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类人物所属同一类别有理可循,因为牛魔王家族在由魔修道的这一经历上是有着相同特点的。

关于红孩儿和铁扇公主则在下两章中进行具体论述。

以上两节,从两方面诠释了牛魔王形象的特殊性,体现出了牛魔王在《西游记》众多妖怪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而且家族和家庭的关系,可以说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在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中,家庭是个体,是基础;家族是多个家庭组成的群体。

一般情况下,家庭是同居共财,家族是别籍异财。

如《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如南朝鲍照《数名诗》“一身仕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驾,斋祭甘泉宫”。

以牛魔王为中心的一类妖怪的群体之所以称为家族,也因为有着人类类似的血缘关系的维系。

牛魔王家族成员包括铁扇公主、玉面狐精、红孩儿、如意真仙。

其中又是以牛魔王、铁扇公主、玉面狐精、红孩儿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

在《西游记》中,妖魔鬼怪处处可见,但独有牛魔王有着完整的家庭关系,也因为家族关系的牵连,使孙悟空在取经路经历数次阻碍和险境,前后呼应,有因有果。

牛魔家族成员在《西游记》中均是以妖魔形象出现,以下对他们独特的妖魔形象来源和特点分别进行分析。

包括他的夫人铁扇公主罗刹女,就像前文说的,罗刹,梵名raksasa,又作罗刹娑、罗叉娑、罗乞察娑、阿落刹娑。

女罗刹称罗刹私。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数目很多。

最早见于《梨俱吠陀》,成为恶人的代名词,继而使罗刹演变为恶鬼。

后被佛教吸收,仍为恶鬼。女罗刹为绝美妇人。

对罗刹的分类,是为了体现女罗刹是罗刹中一类特有群体。

《慧琳音义》卷七又说“罗刹娑,梵语也,古云罗刹,讹也(中略)乃暴恶鬼名也。男即极丑,女即甚姝美,并皆食啖于人”。

这其中对罗刹进一步形象化,其中提及女罗刹相貌之俊美,但仍然是恶鬼之类。

其次,罗刹女在佛教经卷中,有了具体的形象特质。

以十罗刹女为一类,与罗刹本源的释义相比十分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竟然是白骨精》,方便以后阅读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二百一十七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第二百一十七章并对我竟然是白骨精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