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汤鷽之疑

作品:大宋燕王|作者:战国萧烟|分类:历史|更新:2018-07-20 12:56:39|字数:7560字

杨丛义笑道:“你家也是乡绅大户,是不是也逃税避税?”问完,哈哈一笑。

汤鷽被问的很是尴尬,喝口水后,干脆的答道:“仓里有粮,心里不慌,我家当然也是有些良田,但没那么多,也就一两百亩而已,跟那些豪门大户没法比,他们动不动就是千亩万亩的,在他们面前,我家就是只够混个温饱的小门小户。”

杨丛义暗暗咋舌,有一两百亩良田,又是世代做『药』材生意,就这还是小门小户,那些豪门的财富真是多的难以想象。随即笑道:“汤兄言重了,要是你家只够温饱,那这天下绝大多数人,只能是喝风吃土,勉强活命了。”

汤鷽道:“你这么说其实也差不多,从古至今,普通百姓都是求个活命而已,稍微有钱的,就想活的有些尊严,多些滋味。不然我来临安干嘛,在家好好待着不行。”

杨丛义哈哈笑道:“追求无限,人『性』不足啊,我也一样,连温饱都混不到,不也要临安拼一次,也许就会有翻身的机会,能混个温饱不是。”

汤鷽忽道:“你说南洋那么富足,西域诸国也历史悠久,你怎么不出海赚点钱呢?”

杨丛义把眼一翻:“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出什么海,一艘船怕是都要千贯万贯,出海又那么危险,汤兄你这不是开玩笑。”

汤鷽哈哈笑道:“杨兄不经逗。刚才你还言之凿凿,说的跟真的一样,出海一趟能赚那么多钱,我都心动了,你又说危险,到底哪个是真的?”

杨丛义道:“当然都是真的,风险与收益并存,风险越大收益越高,能冒大险,才能赚大钱。海上除了有风浪沉船的危险,还有就是疾病,气候不适,长时间不下船,很容易出事,没有蔬菜吃,容易得病,会死人的,沿途国家也多,要是没有军队跟随保护,商船就是让人眼红的财富,容易被海盗土匪打劫。出海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要想做大,必须要朝廷组织才行。”

汤鷽道:“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难怪没听说海船能在海上超过半年的,看来这钱也不是想挣就能挣的。”

杨丛义道:“可不是,朝廷不倡导,海船顶多能到吴哥和爪哇群岛,再往西就不行了,那边不熟悉,言语不通,没军队保护,商船靠岸就会被抢完。”

汤鷽问道:“真的假的?你我都是受武学教育,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杨丛义笑道:“我有奇遇,以前遇到过一个老道长,他游历天下四十年,大宋境内的山山水水他走遍了,金国夏国、西域吐蕃、南洋吴哥,他也都去过,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儿,可跟我说了不少。记得前年我从蕲州到太湖,走了一个多月,都是跟那老道长一路,道长的故事讲的真精彩,一生经历也不是普通人能比,要不是他想修仙练道,进山隐居了,还真想找他再问问,可惜啊,找不到了。”

汤鷽似乎不信:“真有这样的神人?他能去这么多地方?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针盘、造船等工匠技术,也是他跟你说的?”

杨丛义笑道:“那倒不是,这是我看书看来的。我在太湖、怀宁做捕快的时候,时间很多,没事儿就喜欢看书,陈大人藏书不少,很庞杂,什么书都有,除了圣人先贤的经典,历代文豪的文集,还有好多文人的随笔,随笔最有意思,里面讲什么的都有,种花养鸟,种菜耕田,养蚕织绸,裁衣做袖,架梁建房,验死验伤,治病良方,摆弄算术,研究齿轮日光等等,各种有意思的事情,说都说不完。其中这针盘啊,很早就有了,不过是沈括沈公收集在他的《梦溪笔谈》里,不少有意思的事情都在这本书里,虽然对当官没什么用,但对解决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你有时间也可以找来看看。”

汤鷽半信半疑道:“那还真有意思,是该找来看看才是。”

“二位郎君,酒菜已经备好,请慢用。”店家满脸笑意,把酒放好。

“好,多谢店家。”汤鷽笑着回道。

“还需要什么,只管吩咐。”店家说完便去招呼其他客人。

汤鷽拿起筷子笑道:“杨兄请。”

喜欢大宋燕王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宋燕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燕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燕王第135章 汤鷽之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燕王第135章 汤鷽之疑并对大宋燕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