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江口村

作品:大宋燕王|作者:战国萧烟|分类:历史|更新:2019-01-13 21:40:44|字数:6086字

小小的一个村子,他们的里正早已被先到一步的衙役找来,迎出村外。

马车、轿子停下,五六十岁的里正在一丈之外跪地叩首。

余玙下轿紧走几步来到马车旁,向杨丛义笑道:“杨大人请!”

杨丛义则道:“余县令是本地父母官,你先请。”

余玙见对方不是客套,便不再谦让,上前几步高声问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那跪地叩首的里正这才回道:“小人江口村里正薛平,叩见县老爷!”

余玙微一抬首道:“薛里正,起来吧。”

“多谢县老爷!”薛里正再叩首,而后才起身,并轻轻将身上的泥土杂草拂去。

“本县和京城来的杨大人今日来此有事问你,你且好好回话,不可冲撞杨大人,你可明白?”余玙几句话完,满脸严肃。

“是,小人明白。”薛里正一听此话当即应承,随后抬眼小心看了一眼县老爷身后不远处那身穿常服之人,却见那人的目光并不在这里,而是在山上。

“本县问你,江口村有多少户人家,多少百姓?”烈日之下,余玙站在原地开始询问。

“回县老爷的话,村子里有二十七户人家,一百二十多人。”薛里正不敢思虑耽搁,急忙回答。

“有多少亩耕地?产出如何?”余玙再问。

“全村共有耕地三百六十三亩,这些地几乎都在江两岸,地势太高,不能灌溉,很多地种不了产量高的水稻,只能种麦粟豆类,产量跟水稻比不了,一亩地产量不及水田三成。”薛里正不知县老爷此问有何用意,是以也不敢多想,只好照实说明。

余玙问明之后,随即回身走近杨丛义,正声禀报道:“杨大人,这江口村农户不足三十户,人口一百二十多人,耕地三百六十多亩,都是旱田,搬迁难度应当不大。”

杨丛义笑道:“有劳余县令。既然来了,我们进村去看看如何?”

一听此话,余玙有些犹豫回道:“大人,村里鸡飞狗跳,又脏又『乱』,臭气熏天的,还是别进村了吧。”

杨丛义道:“此地是几十户百姓安身立命之地,让他们从此地搬迁出去,我们不进村看看怎么行?要他们心甘情愿的搬迁,就得了解他们的诉求,如果后期出了问题,你我都担待不起,余县令以为呢?”

余玙脸『色』微变,赶紧回道:“既然如此,下官陪大人进村走一趟吧。”

“好,如此最好,有劳了。”

杨丛义说完便朝前边走去,走到薛里正身前,笑道:“薛里正,带我们去你家里看看怎么样?”

薛里正惊恐之下,急忙行礼,而后连连摆手道:“小人家里『乱』的很,大人还是别去了,免得污了大人的眼。”

杨丛义笑道:“我也是穷苦出身,没什么见不得的。我与余县令大老远来江口村有事找你们谈,薛里正就让我们在太阳地下谈吗?”

薛里正一听此话,脸『色』都变了,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复是好。

“走吧,余县令都不介意,你怕什么。”杨丛义说完当先朝村里面走去。

余玙见薛里正还惊在当地,赶紧上前几步,厉声道:“还站在干什么,要杨大人给你带路吗?”

薛里正经此提醒,方才回过神来,匆忙应了一声,快步朝前跑去,追上杨丛义,在前引路。

杨丛义、余玙步行在前,一众吏目、衙役随后,一行几十人,浩浩『荡』『荡』朝村里走去。

这等阵势早已惊动不远处的江口村村民,只见原本在田地里忙碌的村民,一见路上官府的人,纷纷丢下农活,急匆匆就朝村里跑去,头都不回,就如同大祸临头一般,很快逃散,再不见一个人影。

杨丛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微微扭头看了一眼余玙。

只见余玙脸『色』铁青,面『色』难看之极。

喜欢大宋燕王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宋燕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燕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燕王第446章 江口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燕王第446章 江口村并对大宋燕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