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新建三军

作品:大宋燕王|作者:战国萧烟|分类:历史|更新:2019-03-14 20:43:14|字数:6018字

杨丛义虽在营中,但没有出现在校场,因为选将营又来人了。

帅营议事厅里除赵瑗、杨丛义外,还有两个临安派来的大员,一个身着紫衣,一个身着红衣,一个年龄六十多岁,一个在四五十岁。

“郡王在婺州可还习惯?”

紫衣大员随口问询。

赵瑗恭声道:“劳章大人费心了,婺州山青水秀,小王在这儿很好。”

这紫衣官员不是旁人,正是二月底前来选将营按察的御史中丞章复。

“郡王顺心便好。”

一句话说完,章复慢悠悠从旁边红衣官员手中接过一纸文书,而后道:“郡王上递朝廷的文书,我们收到了。我这次来婺州便是代表枢密院下达朝廷撤销驻外禁军、组建新军的命令。”

看着郡王有些惊讶的目光,章复道:“前不久,参知政事兼签书枢密院事巫汲因收受贿赂、买卖官职、治军混乱等罪被谏官弹劾,罢官去职,回乡养老。在此裁撤旧军、组建新军关键时期,我推拖不过,临危受命,接任签书枢密院事。再来婺州,便是来此督办组建新军之事。”

“恭喜章大人!”

赵瑗、杨丛义先后向章复道喜。

“呵呵,同喜同喜。”章复脸上露出笑容。

入主枢密院,基本就进入大宋朝廷权力最中心了,签书枢密院事要参知军政大事,几乎相当于副相,若再明确参知政事,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副相。

宰相之位秦桧一人独揽,而近些年来的副相之位时常只有一个,特殊情况下才会多一个,但存在两个副相的时间不会太长,顶多只有三五个月,等于说副相的权力只在皇上和秦桧之下,入主枢密院当然值得祝贺。

最近几年,以御史中丞之职参知政事的人有很多,但几乎都犹如走马观花,多至一年,少则三五个月便被罢官,不知此时章复得意洋洋的章复能在副相之位上坐几天。

赵瑗因章复去年力主巡查各路禁军、按察婺州选将营之事,对章复颇有成见,只是他如今只是没有丝毫权力的郡王,能不能有机会接任大宋江山,还得看朝中这帮老臣会不会给他使绊子,所以能不得罪他们,赵瑗尽量不会得罪。

赵瑗有竞争者,能不能继承大宋江山远远没到确定的时候,虽然他的支持者不多,但也不是说他已经失去了机会,来日方长,他并不着急,只要不犯错,希望总会有。

“裁撤遣散驻外禁军之事已有殿前司协同枢密院前去督办,三个月之内便会全部遣散完毕。而新军组建也要即刻开始,选将结束,便组新军!”

章复说完将手里的文书递出,杨丛义赶紧上前接过,转身递给郡王赵瑗。

虽是选将营名义上的主帅,可如今赵瑗身在选将营,便是实实在在的主帅,朝廷下达给选将营的命令,自然要先给他过目。

赵瑗接过朝廷的文书一看,只见确如他与杨丛义所料,新军的确是有李显忠和绍宏渊统领,不过略有不同的是,朝廷要组建三支禁军。

一军有李显忠统领,一军有绍宏渊统领,这两军编制各二十指挥,每指挥的驻地仍在各指挥原有驻地,只是按地理位置重新进行划片,分属两军统领。

第三军由组建选将营的四个指挥再加另外两指挥组建而成,驻地仍在婺州选将营,暂由选将营副帅杨丛义管辖,有合适人选,再择良将统领。

如此这般大费周章,朝廷只是撤销了近十万禁军的编制,遣散了近四十个统领、统制和一大批中低级将校军官,而驻地并未改变,驻地不变,训练环境自然也不会改变,若治军手段不能加强,以旧军组建的两支新军很快就跟之前一样。

说实话,赵瑗看着手里的文书,心里很不爽。

喜欢大宋燕王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宋燕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燕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燕王第495章 新建三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燕王第495章 新建三军并对大宋燕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