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提前南侵

作品:大宋燕王|作者:战国萧烟|分类:历史|更新:2019-07-11 12:39:26|字数:6024字

同样是在这一天,朝廷为先帝赵桓发丧,特令服斩衰三年。

第二天,下诏以吴为四川宣抚使,命制置使王刚**同处理军务。

第三天,命主官马军司成闵帅兵三万人防守鄂州。

又数天后,命两浙、江、湖、福建各州征集禁军弓弩手,送往明州、平江府、江州、池州、太平州、荆南府,补充前线军队。

六月初,得知金使在临安大放厥词的刘给朝廷上书,请求立即率军渡江,朝廷应允,诏令开拔,三千骑兵驻守扬州。

十天后,朝廷诏令,任镇江府都统制刘为淮南、江东江西、浙西制置使。

五天后,朝廷又派步军司都统制戚方统帅江上诸军的策应军马,听从刘指挥。

同一天,晓谕吴拱严守襄阳,如果情况危急,可以命令鄂州一带的田师中和成闵部队,前去支援。

数天后,又诏令,允许淮南各州迁移治所,坚壁清野。

宋金两国盟约还未正式撕毁,金国迁都,皇帝完颜亮南下,朝廷不得不遣使迎贺,商议之后,认为派遣四月份刚刚出使过金国的同枢密院事周麟之较为合适。

谁知周麟之却拒绝再次出使,于是不得不命令枢密院都丞旨徐代他前往汴京迎贺金国皇帝。

七月初,命两浙、江东沿海各州防备敌军来袭,同时诏各路帅臣检阅士兵和弓手。

数天后,拒绝出使金国,迎贺金国皇帝的同枢密院事周麟之被贬为分司闲职,迁往筠州居住。

中旬,代周麟之出使金国的枢密院都承旨徐返回临安,带回了令赵构和满朝文武震惊的消息。

原来他一路北上,刚刚到达盱眙县就被在那儿等待的金国迎送使拦住,向他传达了金国皇帝的谕旨,要他即刻返回临安,要朝廷重新派遣宰相和太尉前去。另外,对方还告诉他,金国皇帝早在六月已经到达汴京,若再拖延不去,将亲率百万大军,南下狩猎!

这个消息对赵构和满朝文武来说无疑的晴天霹雳!

五月份金使高景山不是说他们的皇帝八月底,或九月初才会到汴京吗?怎么会提前两三个月就到了?

朝廷下达的备战命令,送达边境不久,粮草物资刚刚开始筹集,更别说运往江北军事重镇,也就是说整个战备几乎还没有实质性推进。

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主战派、主和派全都乱了阵脚!

就在其他两派慌神之际,逃亡派趁机崛起,在朝堂上的声势越来越大,竟然迅速占了上风。

他们鼓动皇上趁金人尚未南下,赶紧退避福州,若等他们渡过淮河长江,则避之不及,恐怕将要重蹈靖康之乱的覆辙!

赵构惊惧之间,抗金之心动摇,经逃亡派大臣稍一劝说,便同意离开临安暂避,并命陈康伯、朱倬等早做准备。

陈康伯很快镇定下来,言辞拒绝执行逃离临安的命令,当即舌战逃亡派,陈述逃离临安对大宋的利害。

他告诉赵构和众臣,朝廷逃离临安,皇帝和一些官员虽得暂且偷生,但放弃江淮、江南、荆襄、荆湖军民,必定会失去民心,一旦金人南下,大宋军队和百姓,人人都会像皇上和文武百官一样向南逃亡,到时候金人从淮河到长江,再渡江到临安,定然是如入无人之境,毫不费力就能将江北、江南大片土地全部占据,一旦丢掉江南富庶之地,即使一时逃得性命,大宋最终必然难逃灭亡之命运!

陈康伯极力劝说赵构留在临安,不然不论能否抵挡金人南下,都将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与此同时,他提议将主张逃亡的官员全部免职,逐出临安,永不录用。

随着陈康伯一番激烈的言论,主战派官员很快又在朝堂占据绝对上风。

喜欢大宋燕王请大家收藏:(www.xtyxsw.org)大宋燕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宋燕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燕王第581章 提前南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燕王第581章 提前南侵并对大宋燕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