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英雄末路

作品:长生时代|作者:尚有可为|分类:都市|更新:2023-08-23 07:57:21|字数:6144字

向北和大铭百无聊赖的在街上走着。大铭自言自语说:“世界这么大,无处不营销。我看这句话得改一改,改为世界这么大,何处去营销。”

两人走到一座公交站前,有一辆大巴正停在那里。跟一般的公交车不同的是,这辆大巴没有路线号。只是写着:水泊梁山,欢迎光临,10元一位。

大铭拉着向北说:“我最喜欢《水浒传》了,这里有去水泊梁山的车,才10块钱,我们去看一看。”向北说:“可以,上车。”“我这个月超支了,刷信用卡吧。”大明不好意思的说。向北推开大铭说:“还是我来吧。”

上了车才发现,车上就他们两个人,大铭小声嘀咕着:怎么没什么人去啊?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呢?向北说,放心吧,水泊梁山是英雄好汉的地方,放100个心吧。

车辆在路上飞奔,全部由中央控制器控制的地面车辆一路通行无阻,多年前的红绿灯早已不见踪迹。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行驶,来到了英雄大道。

车辆缓缓的停下,车门自动打开,向北和大铭下了车。忽听到一个声音:欢迎来到英雄大道100号,水泊梁山。抬头一看,一个巨大的门楼在眼前矗立。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去,门楼上4个大字“水泊梁山”苍劲有力。

来到了门楼下,一个粗布衣服的人走出来。头上戴着月牙箍,披散的长发,古铜色的脸庞,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见到二人一叉手,说到:“两位哥哥,在下行者武松,在此有礼了。”大铭一见,立马叉手拜下去:“武松哥哥,小弟王大铭有礼了。”向北赶紧说:“小弟向北有礼了。”武松一扬手:“二位哥哥请到聚义厅一坐。”

走在青石板路上,大铭说:“武松哥哥,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武松道:“但说无妨。”

“打老虎不犯法吗?”

“据大宋律法,不违法。”

“血溅鸳鸯楼你杀人太多了。”

“这个确实。”

“潘金莲你觉得漂亮吗?”

“这个,这个,”武松一时语塞。

“哈哈哈哈,逗你的,我这是以现代人眼光看古代事,正所谓,替古人担忧。”

几个人继续走在青石板路上,既看不见小喽啰们在操练,也看不见梁山好汉们迎来送往。倒是山寨上那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在随风飘扬。

路上看到几处草房还未建成,开辟的小块儿校场也冷清无人。向北不禁问道:“武松哥哥,梁山泊人才济济,英雄辈出,应该是一个热闹所在,怎么今天感觉到冷冷清清的?”武松轻叹一声:“唉,兄弟有所不知!当初我们一些水浒的爱好者,集体出资修建这座山寨,并且在其中扮演人物。表演一些节目,然后等着游客来欣赏游玩。可是事与愿违,当今的游客们。对水浒的英雄们毫无兴致,致使山寨经营困难,很多爱好者已经退出了。”

“你们一般都有什么节目?”大铭问道。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有智取生辰纲,江州劫法场,三山聚义打青州,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等等节目。”

“老哥,不是我说你们,你们真的是爱好者,全钻到书本里了。你们的节目在电视剧中不知道拍了多少遍,你们表演这些节目能比电视剧好看吗?不能吧?”

武松诚恳的回答:“不能。”

“要我说啊,武松哥哥,你们的节目要再创新,你可以让西门庆上梁山,你可以娶了潘金莲,然后,你们可以图谋推翻宋江,让其他的人当头领,还可以分成几个帮派互相斗争一下。节目要创新嘛。”

听到大铭如此创新节目,武松严厉的瞪了他一眼说到:“你这还是《水浒传》吗?你这样还忠于原着吗?什么创新,乱七八糟!”

向北说:“原着是小说,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在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创新,也不是不可以。经典也是用来超越的。”

“是有几家文化传媒公司跟我们谈过,可是我们都是真正的原着爱好者。不愿意把原着改得面目全非。只想展示一下原汁原味的《水浒传》。我们刚刚建好一期工程,聚义厅和一些演武场,后续的还有清河县以及狮子楼,可是如今这些都完不成了。”

“潘金莲在吗?”大铭话一出口就知道说错了。

武松倒是大方的说:“是的,很多游客就是冲着潘金莲来的。所以现在一个文化公司已经把她挖走了。"

来到聚义厅前,“替天行道”的大旗还竖在那里。整个大厅空空荡荡,几十把木椅摆在两边。整个山寨都是木质结构。基本按照原着当时的历史场景来建设。

武松指着左边的一个小山包说:“我们那时候还打算把这小山改造成景阳冈,山下面布置成清河县,可是如今都成了泡影。再往前面看那一片空地,在我们开工建设的时候,有人说要建设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估计现在看到我们这边经营不好也不会建了。”

向北说:“哥哥不必烦恼。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用我们公司的产品伴伴来代替你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长生时代》,方便以后阅读长生时代第7章 英雄末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生时代第7章 英雄末路并对长生时代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