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选拔

作品: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作者:红酒花|分类:科幻|更新:2023-12-02 06:14:32|字数:4484字

当林炬知道tma-17m失事后,正在机场准备飞往京城。

nape由于较为敏感且极为先进,直接捅到了领导那里,最终还是原则上同意了。

不过由于涉及到先进核技术,nape的研究地点需要独立出来,而且需要谈妥关键核原料的运输、使用、报废全流程,这得与钦定的华国电投仔细敲定。

但是tma17m出事,林炬就改道去琼州了,直接坐的伊尔76,用空军特批的航线,20分钟就起飞了。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航天员训练中心,李队长神情严肃地召集了所有受训的航天员,以及同样在此的邓磊。

简单通报了tma-17m的事故过后,他就直入主题:

“现在根据各国联合制定的方案,需要有两到三名航天员驾驶团结号前去执行救援任务,驾驶员就由邓磊担任,再选一到两位搭档,直升机15分钟后就到,谁要去执行任务?”

谁去?当然都想去!

一到两位搭档?那就是两个了。

除了邓磊因为只有他有h1的实机驾驶经验“内定”以外,剩下的人选因为要担任救援任务只能是专业航天员,显然只能从大队里选。

二十多位航天员,上过天的没上过天的全都举起了手,嚷嚷着让自己上去。

李队长也很为难,其实他本来向上级说明自己当过h1副指令长、有上百小时模拟机驾驶经验、还上过天,身体条件也允许再去的,奈何上级死活不同意。

再次看向激情踊跃的队员们:

“这不是儿戏,而是航天史上可能最危险的任务,你们都想清楚了吗?”

他大声质问,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其中一个国字脸的人走了出来。

是张智光,他一走上前,众人都给他让出了位置。

张智光看了看大家,诚恳地对李队长说道:

“让我去吧,只有我有太空行走的经历,不管怎么说,我是责无旁贷的。”

李队长想说什么,但还是点点头:“老张算一个。”

接着另一个人影也走到了张智光的面前,是李晟。

“我也去,没有太空经验的同志去太危险了,多个人手好办事嘛。”

还有人想继续说些什么,但李队长已经等不及了,示意噤声后上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然后把邓磊也拉了过来。

“就你们了,不管完不完成任务,记得活着回来!”

五分钟后,大队的航天员们目送着三个人爬上悬在地面上空一米的直升机,快速消失在了视野中。

……

由于事发时间是早上,移动互联网还未彻底繁荣兴盛,信息传播较慢,所以普通人并不了解现在太空里正在上演怎样惊心动魄的险情,只有极少数人有空讨论。

但是在琼州和全球的航天人们,正在一刻不停的工作,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增大成功率。

naca提出他们有一名出舱经验丰富的航天员正在岛国休假,可以在3个小时内赶往琼州,一起执行救援任务。

航天局以那名航天员脱离训练不够专业为由拒绝,并表示华国有进行过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即将飞抵琼州,而且说明舱外航天服也不合适,我们自己来就行。

舱外航天服现在华国共有四件,一件是作为储备的“飞天”航天服,也就是第一次太空行走用的那套,然后就是三件新远定制的舱外航天服。

经过简单研讨后航天局和新远工程师都认为使用三件新舱外航天服最好,而且尺寸也不是问题,三个专业航天员都是飞行员出身,选拔的身高就在差不多的范围,都可以穿的上。

为了节省时间,四名航天员没有乘坐客机,因为客机单是从京城飞到琼州就要四个小时,实在是太费时间。

空军特批了三架双座版的j11bs战斗机,让航天员坐在后座,飞过去能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

各方的准备物资都在向琼州汇聚,林炬也在飞机上和系统工程师们开会研究。

安德罗夫就在机舱的地板上画图,郭申则按照拜科努尔提供的数据一点点标注参数,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给出了他们认为最可行的方案。

“我们在12点22分发射,刚好能追赶上tma-17m,然后用靠近,航天员出舱操作机械手钩住联盟飞船,让其从自旋状态脱离,然后再让三名航天员顺着机械手爬进来,进入刚好剩下的三个座位。

整个过程耗时不会超过90分钟,也是在最接近近地轨道的地方实施,时间充足轨迹稳定,而且新远二号的二级火箭富余燃料很多,可以不断调整。”

郭申大致写出任务流程,和各国专家讨论的差不多,都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解。

安德罗夫:“最耗时的部分一是接近tma-17m并调整轨道伴飞,二是航天员的转移,这两个部分最耗时也最危险,而且我们要考虑到联盟飞船返回舱舱门卡死的可能性,需要考虑机械臂暴力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方便以后阅读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第88章 选拔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第88章 选拔并对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