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抢重坦反击(建议跳过)

作品: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作者:酸甜小苹果|分类:军事|更新:2024-03-22 23:23:27|字数:8618字

炮塔系铸造结构,呈半球形,位于车体中部上方。

炮塔内可以有车长和炮长2名乘员,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长在左侧,他们各有1个炮塔舱口盖。

车长指挥塔采取双层活动座圈结构,可相对炮塔作同步反向旋转。

战斗舱中装有转盘式自动装弹机,取消了老旧型号有的装填手,战斗舱的布置围绕自动装弹机安排。

整个战斗部分连同车体顶甲板前倾,因此加大了火炮向前时的俯角。

而且火炮转向后方时俯角自动抬高,避免与后部突起部相碰。

t-72坦克车体除在非重点部位采用均质装甲外,在车体前上部分采用了复合装甲。

前上装甲厚200毫米,由3层组成,外层和内层分别为80毫米和20毫米的均质钢板,中间层是100毫米厚的非金属材料。

炮塔为铸钢件,各部位厚度不等,炮塔正面位置最厚。

早期t-72坦克车体前侧部翼子板外缘各装有4块张开式屏蔽板,第一块较小,其余3块稍大。

由较厚的金属板和橡胶板组成,以铰链方式装在翼子板上。

铰链上有弹簧,可将屏蔽板向外张开,与车体纵轴线成70~80°夹角。

坦克通过时,车旁障碍可以将屏蔽板压至与车体平行,不影响坦克通过性;平时屏蔽板用带钩的链条固定。

后期的t-72坦克装有整体式侧初板。张开式屏蔽板和整体式侧裙板都具有防破甲弹的屏蔽作用。

驾驶舱和战斗舱四壁,装有含铅有机材料制成的衬层,厚度为20~30毫米,具有防辐射和防快中子流的能力,同时还能减弱内层装甲破片飞溅造成的二次杀伤效应。

三防装置为集体防护式,由探测装置、控制装置、增压风扇、滤毒罐、关闭机构等部年组成。

可对进入车体的空气进行过滤,车上滤毒器可对车内的放射性尘埃,及化学毒剂进行必要的消毒。

如果之前被成龙干掉的m60,有如此相应的三防装置的话。

在成龙的汽车炸弹疯狂燃烧,必然能够阻挡部分的烟雾进入车内,让车内的冠军士兵不至于如此慌张。

最终很可能也不会出现,匆忙直接从车里跑出来,被成龙一锅端的局面。

t72防御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几乎是全方位领先第二代坦克,在武器火力方面更是格外出众。

t-72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2a46式短后坐距离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

身管长是口径的48倍,由身管、炮尾、摇架、驻退机、复进机、热护套和抽烟装置等部件组成。

火炮相对于炮塔的俯仰角,达到了惊人的近二十度。

由于炮塔座圈向前倾斜1.5°,所以,火炮向前时实际俯仰角为-6°~+13°,火炮向后时实际俯仰角为-3°~+16°。

t-72主要装备125毫米滑膛炮,更是坦克中罕见的“巨无霸”。

主要型号为2a46系列,包括2a46m和2a46m1。

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宽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达到了惊人的为2120米,初速1800米/秒。

穿甲厚度为300毫米/1000米。

还可以发射更猛的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效射程2500米,2000米穿深依旧有420毫米。

1500米内的穿深更夸张,达到了惊人的500毫米。

面对所有的当前主战坦克,只要能够正面命中,都可以轻松地完成穿透,一发完成灵魂升天。

然而这还不是极限!

一旦配备发射贫铀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效射程虽然依旧是2500米,可是同样在1500米距离内,最大匀质装甲的穿深达到了惊人的610毫米。

除此之外……

还可以发射14m式尾翼稳定破甲弹,破甲弹初速为900米/秒,最大直射距离为4000米,破甲厚度为475毫米/1000米。

虽然破甲的厚度不如前者,但是有效射程却更胜一筹。

最大有效射程9400米。

可以配备如此多的各种各样弹药,让t72大范围领先于第二代坦克,备弹方面同样很出色。

最大可携有39发炮弹,足以在战场上肆意的发射。

配比一般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12发、尾翼稳定榴弹21发、尾翼稳定破甲弹6发。

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弹机中存放22发炮弹,上层为药筒,下层是弹丸;

炮塔吊篮后中组弹架存放9发炮弹;车体前部驾驶员右边的小室存放4发炮弹,旋转底板上立放3发、卧放1发炮弹。

庄焱所偷的这一辆t72,还是后续改进型的t72b升级版。

这一款升级版的tt72炮塔增厚,在正面内含有435毫米厚的多层铝板、橡胶复合夹层,防御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炮塔顶部也进行了防御升级,布上一层25毫米厚的中子防护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方便以后阅读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第416章 抢重坦反击(建议跳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第416章 抢重坦反击(建议跳过)并对士兵突击之老特新兵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