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老巢被端了

作品:我在元末种粮食|作者:清九玄|分类:历史|更新:2023-09-18 03:06:36|字数:4466字

李二和小九在家中吃过徐嫂做的午饭,便要去田区开荒。

原本下午也要训练,二人都是吃过晚饭再出去开荒。不料刚才突然接到什长通知,今天下午不训练了,两人便想抓紧时间,开荒新田。

徐嫂已和李二在山寨户籍册上登记为夫妻,虽然李二还未要她,但两人已同床共枕多日,心中实把他当做丈夫。

见他要出去,鼓起勇气道:“我、我有半亩山田,不需再开荒田……你们爷俩累了一上午,在家中好生歇息罢!”

李二抓起一个锄头扛着,温言道:“你之前也说了,寨子根据上交菜量,给你们分发粮食。咱们多开些田,将来总有好处!”

李九抱起小七,在她小脸蛋上亲了一口,笑嘻嘻地道:“徐姨,你是不知道,寨子这几日每天都来了新流民,荒地越来越少,再不去抢,将来就抢不到了!”

小七“格”地一笑,将一个菜团子塞入李九嘴巴里。

徐嫂性子柔弱,本就没有主见,刚才说那句话已是极限,听李二这般说,也就不再劝说,只道:“早些回来吃饭!”

二人答应一声,扛着锄头出门去了。

沿着寨道刚走几步,一名矮瘦汉子快步奔了过来,朝李二道:“李兄弟,俺记得你说过自己会骑马,没错吧?”

那人正是两人的什长,龙潭寨一名老寨兵,名叫钱驴子。

李二道:“是。”

钱驴子喜道:“那就好,你赶紧随我来。”拉着他手就走,见李九也跟着,摆手道:“小九,你回去,不用跟着。”

李二站定脚步,道:“什长,到底出什么事了?今日下午不是不训练吗?”

他身子比钱驴子壮实多了,立定脚步,钱驴子顿时就拉他不动,忙道:“寨子里有大买卖了,军师传下命令,这次买卖只挑选会骑马的人!”

李二愣了一下,暗道:“果然还是要打劫。”心中有些失望,摆手让李九回去休息,跟着钱驴子来到前山广场。

广场上已聚集了两百多人,还有两百多匹马,王大和山猪等百夫长正在给众人分配马匹。

李二和钱驴子的百夫长是耿四,两人于是找到耿四。

“耿大哥,我队伍里又找到一名会骑马的兄弟!”钱驴子笑嘻嘻地请功。

耿四拍了拍他肩膀,抬头打量了李二一眼,道:“你会……射……射箭……吗?”他是个口吃。

李二沉声道:“会一点。”

耿四点点头,从身后摸出一张弓递给李二,抬了抬下巴:“试……试试!”

李二接过弓,入手微沉,知道是一柄重弓。一手抓住弓把,一手握住弓弦,轻轻一拉,就把弓拉满了,显得游刃有余。

耿四大喜,拍了拍李二肩膀,道:“好……好兄弟!”

没过多久,李二被分配到一支三十多人的队伍之中,听一名叫王大的百夫长指挥,得了匹马和一张重弓。

弓是好弓,马却差得很了。

李二知道寨子里最近得了两百匹良马,他原来还很困惑寨子是怎么弄来这些好马。

现在总算猜到了,是打劫而来。

两百匹好马没他的分,分给他的是一匹上了年龄的老马,不过精神头还算不错,显然寨中有养马高手。

过了一会,又有人发给李二一杆长枪,枪头显然一直在保养,还算锋利,枪杆应该是剑脊木。

这种木头虽然坚硬,弹性却差了一些,比不上牛筋木枪杆。

众人一直在广场上待到酉时,远处慢慢围了一圈寨民,李二看到小九抱着小七,也在人群中。小女孩远远朝他招着手。

人群在低声议论着,然而这次的计划是绝密,谁都不知寨子集结这么多人要干什么,一些新寨民心中都有些不安。

又过了一会,人群突然分开,张阳泉、秦家姐妹和郭念生来到前山广场,王大上前汇报道:“三位寨主,军师,人手集结完毕。”

张阳泉看了看天色,道:“让大家就地吃饭吧,吃完再出发!”

秦苓思笑道:“寨子里有老规矩,每次出发前,弟兄们都会吃一顿好的,军师,给大伙做一顿肉馒头吧?”

张阳泉点头答应了。众人吃了顿肉馒头,一起牵马下山,张阳泉和秦家姐妹这次倾巢出动,只留郭念生一人守寨。

……

夜幕低沉,繁星满天,江都城内,隐隐传来二更天的锣鼓声。

张明鉴和赵平的军队在距离城门口二里外休息,山贼们不比军队讲究,也没个营帐遮风,直接露天而眠。

张明鉴、赵平和青衣寨几名首脑围在一个火堆前,饮酒吃肉,好不畅快。

像他们这般,一个山寨堵住江都城一座城门,逼得官军龟缩不出,将来传扬出去,张明鉴的大名就天下皆知了!

乱世年代,有名声就会有人慕名来投靠,青衣寨发展壮大,指日可待!

只有赵平忧心忡忡。他一直派人监视着江都北门,却没有看到一个传令兵出城,说明孛罗不花并没有派人去请王蒙哥回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元末种粮食》,方便以后阅读我在元末种粮食第四十三章 老巢被端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元末种粮食第四十三章 老巢被端了并对我在元末种粮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