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瞎眼盲胡

作品: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作者:白昼惊雷|分类:都市|更新:2023-09-22 20:44:39|字数:4304字

大会正式拉开序幕。

周云鹏宣布完了之后,立刻让出主舞台。

另外的次一级舞台,专业评审师也已经开始到位。

“开场的压轴让谁上啊?”

齐秦好奇的看向周围,其他五位大神。

在场有许多人,是冲着传统大神来的,大神们到场之后,也当然不可能就露个面这么简单。

既然来了,不漏两手,实在说不过去。

知道规矩的场中观众,许多也汇聚在主舞台周围,期待大神出手。

万众瞩目之下,头发花白的大神胡志明站了起来。

手中拄拐,在身边会长唐建文的搀扶下,一步步走下高台。

“居然是盲眼胡,这位远古大神要亲自出手。”

“在场这么多大神,也只有这位大师,才能镇得住场吧。”

“太惊喜了,这位大神可是很久都没露面了,这次居然能亲眼见识到现场...”

胡志明脚步缓慢,一根老旧的桃木拐杖,秀珍墨镜,身后一直背着一个灰扑扑的蛇皮袋。

走下高台,在唐建文离开后,独自站到舞台中央。

胡志明侧着头仔细聆听,看不出任何表情,安静了足足有两分钟,忽然开口。

“道非明,明非意,界心无名,瞎眼盲胡!”

声音有种道不明的苍凉意境。

“我去,他来了,他来了。”

“世界名曲...”

这句座右铭出来的时候,场下瞬间轰动了。

瞎眼盲胡的传统成名曲,世界流传最广的民俗乐调。

胡志明说完开场白之后,直接席地而坐,这就是他的表演风格,当初没出名的时候,就是这样,成为传统大神之后,还是这样。

盘膝坐在舞台上,旧拐杖就放在大腿边,拉开身后的蛇皮袋,一根枣红木,两根单弦。

很多人瞪大了眼睛,中华最有传统风韵的乐器,二胡登场。

手指从头仔细的抚摸过胡弦,胡志明面目朝下,右手缓缓滑动双弦。

呜呜!

苍凉的音调,瞬间牢牢抓住现场的耳膜。

20世纪,名传国际的世界名曲,二胡界的巅峰之作,殿堂级音乐,也是在中华民间广为流传的神曲,《二泉映月》。

自从传统大神,民乐奇人,大师阿炳作古后,今时今日,熟悉的曲调依旧还在华夏大地奏响。

一曲肝肠断,天涯路漫漫。

再曲悲秋风,曲终人不散。

胡志明拉动胡弦,悠长的乐声,充满了无尽的诉说和苦闷,悲悯之音婉婉道来。

情绪只要一起,就再也脱离不出去。

场下不知道多少观众,瞬间泪崩。

没有任何缘由,也悟不透其中意味,但就是想哭。

大神静悄悄的坐在地面,二胡轻放在膝盖上,一手着木,一手拉弦。

演奏的过程中,身体静止宛如一棵枯木,戴着秀珍墨镜,头颅微微倾斜,耳朵不时抖动,此调不仅是给外人听,更是他本人的过往与寄托。

也因此仿佛被注入了灵魂,让他演奏成了哀乐,真正的肝肠寸断。

优秀的大师,不仅善于学习,更有着自己的见解。

继承技艺,超脱技艺,模仿先人,活出自我。

前面半截曲风之悲,不知道被多少影视剧作品,在最虐之处,拿来使用。

拉到一半,胡志明叹了一口气,然后身体动了,枯木逢春。

曲风陡然一转,调门还是那么苍茫,但已再无悲意。

面前人也忽然鲜活起来,胡志明双手荡漾,侧着头左右微微摇摆。

于绝望中焕发生机,在深渊中仰望光明。

演奏的立意再升。

“上半截死寂,下半截光明,盲眼瞎胡是传统文化界的常青树,哀、乐双绝!”鲍庚忍不住赞叹道。

初听之时,还哭的稀里哗啦,压抑至极,现在再听又仿佛充满了希望,光明唾手可得。

齐秦也一脸赞同的点头,传统文化的常青树,果然名不虚传。

“民俗界演奏《二泉映月》的高手很多,胡老的这首改动最大,但是不知道为何,又似乎是最像的,明明相差极大的曲风,同样都是这么动人心弦。”

大神莫菲菲语气钦佩,接着透露道:

“哀、乐双绝,一半《死寂》,一半《光明》。

这不仅是形容词,也是胡老演奏的两首曲目,很多音乐家曾称,这已经不是真正的二泉映月,而是两首新的大作,同样应该名传世界。

但不知为何,每次协会想帮其宣传,都被胡老摇头拒绝。”

莫菲菲聊起这个话题,语气还有些遗憾...

......

舞台中央,最后一个音调,于高潮之处戛然而止,胡志明坐在地上,缓缓放下胡弦。

微风吹过,古井无波的脸上,似乎有一丝笑意,转瞬即逝。

“《二泉映月》,感谢大家,”胡志明忽然开口。

对于他来说,天生眼盲,哪有什么死寂,哪有什么光明。

只不过是有些经历,有些牢骚...借二胡之口,一个同样的老瞎子诉说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方便以后阅读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第95章 瞎眼盲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第95章 瞎眼盲胡并对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