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吴三桂借清兵

作品:铁血大明|作者:寂寞剑客|分类:历史|更新:2023-09-27 09:33:09|字数:12326字

要是王朴能在这个时候护送太子前来南京,一切就会变得顺理成章,可假如王朴不能及时护送太子前来南京,一旦新皇上位,以后的事情就难说了,政治斗争历来肮脏,谁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

南京官场暗潮汹涌、逆流激荡,北京局势也同样错综复杂,朴朔迷离。

因为轰轰烈烈的“追脏助饷”运动,此时的北京城内已经是人人自危,流贼设在城里城外的大营已经人满为患,几乎所有的勋戚贵胄和六品以上官员,全部被投进了大牢,京营提督吴襄也没能幸免。

这一来事情就复杂了,因为吴襄的儿子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早在流贼进京之前,崇祯帝就曾下诏,晋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同时严令吴三桂放弃宁远,率领关宁铁骑进京勤王,吴三桂接到圣旨之后,就开始组织关外的辽西军民往关内撤退,可吴三桂才刚刚走到山海关,北京陷落、崇祯帝上吊身亡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又有探马传回消息,闯贼李自成已经派谴大将李过、李岩统兵三万往山海关进发。

紧接着闯贼的招降使者也赶到了,还带来了四万两白银和吴三桂父亲吴襄的一封亲笔信,吴三桂仔细甄别了那封信,可以肯定就是吴襄的手笔,此时的吴三桂正面临着有生以来最坚难的一次抉择,因为建奴奴酋多尔衮也派人来到了山海关!

摆在吴三桂面前的路有三条。

第一条路是率领大军继续西进,把流贼赶出北京,然后从乱军中找到太子并把太子扶上帝位,这样一来,吴三桂就会成为大明朝的中兴之臣,就会名垂青史,这条路是吴三桂最希望走的,但同时也是最不可能的。

因为当前的情势很清楚,以山海关一隅之地是不可能持久的,以区区五万关宁军也是没办法和近百万的流贼大军相抗衡的。

第二条路是和建奴合作,引领建奴的八旗大军进关,凭借建奴的军队击败流贼,把流贼赶出北京,这条路是吴三桂最不愿意走的,尽管他的胞兄吴三凤,舅舅祖大寿,恩师洪承畴都已经投降了建奴,可吴三桂却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步他们的后尘。

而且吴三桂还有另外一层顾虑,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引建奴大军进关容易,可到时候再要想把他们请出关外就没那么容易了,假如建奴进关之后就赖在北京不走了,吴三桂就会落下千年骂名,成为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第三条就是投降流贼,继续当大顺朝的山海关总兵,早在流贼进京之前,姜镶和唐通就已经投降了流贼,姜镶摇身一变从大明朝的大同总兵成了大顺朝的大同总兵,唐通也从大明的密云总兵成了大顺的密云总兵。

所以,吴三桂对于投降流贼并没有多少顾虑,而且京师的绝大多数文官武将也已经投降了大顺,大明为大顺所替似乎是板上钉钉了,吴三桂如果为了故明战死固然可以落个忠臣的美名,可就算投降了大顺,也不会落下汉奸的骂名。

权衡再三,吴三桂最终决定投降大顺。

五天之后,李过、李岩率领三万大军赶到山海关,吴三桂把山海关的防备交接给了李过和李岩,然后率领五万关宁大军向北京进发。

然而,大军才刚到榆关,一位不速之客就来到了吴三桂军中,历史由此逆转!

这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就是吴襄府上的老家丁,这位老家丁给吴三桂带来了一个很不好的消息,他的老父亲吴襄已经被流贼抓起来了,而且京师的所有勋戚贵胄以及六品以上的官员全都被流贼抓了起来,各人按品级高低不等,只有缴纳足额的黄金白银之后才能重获自由,还美其名曰追脏助饷。

更让吴三桂心惊胆颤的是,内阁首辅周延儒,内阁次辅陈演、魏照乘,成国公朱纯臣、国丈周奎等人已经全部被流贼迫害致死,头一个献门投降的朱纯臣更是被流贼的夹棍夹裂了脑袋,脑浆流了一地,死得非常之惨。

吴襄也已经被流贼折磨得奄奄一息,还让家丁亲口传话给吴三桂,让吴三桂为他报仇!

吴三桂是个城府很深的人,他可以置胞兄、舅舅、恩师的劝降于不顾,当然也不会为了老父亲的一句话就热血上脑、兴兵报仇,他连夜召来了把兄弟王廷臣和马科商议对策,三个人商量来商量去,都觉得去北京必死无疑。

闯贼既然已经收拾了吴襄,就不可能再留下吴三桂!

这就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他除了和建奴合作已经别无选择了,不过此时的吴三桂并没有想过要当建奴的走狗,他只是想借建奴的兵来赶走流贼,恢复大明江山而已,只是吴三桂没有想到,建奴一旦进了关,将来的事情就不是他说了算了。

吴三桂连夜杀了个回马枪,立足未稳的李过、李岩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夺回山海关之后,吴三桂立即派人前往锦州与祖大寿联络,祖大寿接到吴三桂书信之后,不敢怠慢,连夜派人把吴三桂的书信转送到了盛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血大明》,方便以后阅读铁血大明第210章 吴三桂借清兵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血大明第210章 吴三桂借清兵并对铁血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